字典帮 >古诗 >终南精舍月中闻磬声诗(题中用韵,六十字成)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吕温
2025-07-18

终南精舍月中闻磬声诗(题中用韵,六十字成)

唐代  吕温  

月峰禅室掩,幽磬静昏氛。
思入空门妙,声从觉路闻。
泠泠满虚壑,杳杳出寒云。
天籁疑难辨,霜钟谁可分。
偶来游法界,便欲谢人群。
竟夕听真响,尘心自解纷。

终南精舍月中闻磬声诗(题中用韵,六十字成)翻译及注释

终南精舍月中闻磬声诗(题中用韵,六十字成)

月峰禅室掩,幽磬静昏氛。
思入空门妙,声从觉路闻。
泠泠满虚壑,杳杳出寒云。
天籁疑难辨,霜钟谁可分。
偶来游法界,便欲谢人群。
竟夕听真响,尘心自解纷。

诗词的中文译文:
月光洒满了终南山精舍,独自一人静静地听着磬声。
内心思绪渐渐走进空门的境地,而磬声却从我觉醒的心灵里传来。
清脆的磬声弥漫在空旷的山谷中,如此遥远,又若隐若现。
这仿佛是天籁般的声音,让人难以辨别,像霜中的钟声一样分不清来历。
偶尔来到法界中游玩,心中便想脱离尘世的纷扰。
整夜聆听真实的声音,我的尘世心灵也因此得到了解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终南山精舍听磬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展现,表达出禅修清净的心境和脱离尘世的愿望。

诗词以月包围了禅室,增加了一种宁静、幽深和空灵的感觉。禅室中的磬声被描绘为幽静而神秘的存在,仿佛是从觉醒的心灵中传来的。磬声的出现,唤起了作者对空门境地的思考和渴望。磬声如泠泠流淌在虚幻的山谷之中,使人感到遥远又不可捉摸,有一种超越尘世的空灵感受。

诗中提到的天籁疑难辨、霜钟谁可分,表达了磬声的神秘和超越凡俗的特质。这里的天籁和霜钟,以及整首诗的意境,都传递了一种宁静、超然和觉醒的意味。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在法界中游玩的心愿,希望能够脱离尘世的纷扰和困扰。通过长时间倾听真实的声音,作者的尘世心灵得到了解脱和净化。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展现,传达了禅修者对于清净、超然和解脱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作者对于超越尘世的向往和思考。

终南精舍月中闻磬声诗(题中用韵,六十字成)拼音读音参考

zhōng nán jīng shè yuè zhōng wén qìng shēng shī tí zhōng yòng yùn, liù shí zì chéng
终南精舍月中闻磬声诗(题中用韵,六十字成)

yuè fēng chán shì yǎn, yōu qìng jìng hūn fēn.
月峰禅室掩,幽磬静昏氛。
sī rù kōng mén miào, shēng cóng jué lù wén.
思入空门妙,声从觉路闻。
líng líng mǎn xū hè, yǎo yǎo chū hán yún.
泠泠满虚壑,杳杳出寒云。
tiān lài yí nán biàn, shuāng zhōng shuí kě fēn.
天籁疑难辨,霜钟谁可分。
ǒu lái yóu fǎ jiè, biàn yù xiè rén qún.
偶来游法界,便欲谢人群。
jìng xī tīng zhēn xiǎng, chén xīn zì jiě fēn.
竟夕听真响,尘心自解纷。


相关内容11:

海阳湖别浩初师

和牛相公雨后寓怀见示

赠友人

和令狐相公送赵常盈炼师与中贵人同拜岳…投龙毕却赴京

登陕州北楼却忆京师亲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天马辞二首
    天马初从渥水来,郊歌曾唱得龙媒。不知玉塞沙中路,苜蓿残花几处开。躞蹀宛驹齿未齐,摐金喷玉向......
  • 赋得竹箭有筠
    常爱凌寒竹,坚贞可喻人。能将先进礼,义与后凋邻。冉冉犹全节,青青尚有筠。陶钧二仪内,柯叶四......
  • 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书
    洛城无事足杯盘,风雪相和岁欲阑。树上因依见寒鸟,坐中收拾尽闲官。笙歌要请频何爽,笑语忘机拙......
  • 重寄表臣二首
    对酒临流奈别何,君今已醉我蹉跎。分明记取星星鬓,他日相逢应更多。世间人事有何穷,过后思量尽......
  • 赠长沙讚头陀
    外道邪山千万重,真言一发尽摧峰。有时明月无人夜,独向昭潭制恶龙。...
  • 送李尚书镇滑州
    南徐报政入文昌,东郡须才别建章。视草名高同蜀客,拥旄年少胜荀郎。黄河一曲当城下,缇骑千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