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奔亡道中其二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白
2025-07-24

奔亡道中其二

唐代  李白  

亭伯去安在。
李陵降未归。
愁容变海色。
短服改胡衣。

奔亡道中其二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奔亡道中其二翻译及注释

《奔亡道中其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亭伯去安在。
李陵降未归。
愁容变海色。
短服改胡衣。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亭伯和李陵两位英雄的遭遇。亭伯是指亭长,他离开了安邑(安定的地方)向何处去了呢?而李陵是一位受降的将领,却一直没有归来。他们的愁容变得像汹涌的大海一样苍白无力,他们的服饰也改变了,从短衣变成了胡人的服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亭伯和李陵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关切和惋惜之情。诗中使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描绘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等形象,表达了两位英雄的困顿和改变。这种对比的表达方式增加了诗词的力度和感染力。

诗中的亭伯和李陵都是历史上的人物,亭伯是指崔亭长,他是李陵的朋友,两人曾一起为国家战斗。李陵是汉朝末年的将领,他在战败后选择投降,但他的投降并没有得到朝廷的接纳,他被流放到边疆,最终没有能够归来。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这两位英雄的怀念和对他们命运的感叹。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诗词表达了对逆境中英雄形象的赞美和对战乱时代的思考。它既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形象,又通过对比的手法传达了作者对英雄命运的思考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这首诗词虽然短小,却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和对比的手法,传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英雄命运的思考,展示了李白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人生境遇的敏锐洞察力。

奔亡道中其二拼音读音参考

bēn wáng dào zhōng qí èr
奔亡道中其二

tíng bó qù ān zài.
亭伯去安在。
lǐ líng jiàng wèi guī.
李陵降未归。
chóu róng biàn hǎi sè.
愁容变海色。
duǎn fú gǎi hú yī.
短服改胡衣。


相关内容11:

赠别从甥高五

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

太液池送黄淮辞政

越女词其三

姑孰十咏(一作李赤诗)·姑孰溪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越女词其四
    东阳素足女。会稽素舸郎。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
  • 古风其三十
    玄风变太古。道丧无时还。扰扰季叶人。鸡鸣趋四关。但识金马门。谁知蓬莱山。白首死罗绮。笑歌无......
  • 猗兰操
    兰生幽谷兮晔晔其芳,贤人在野兮其道则光。嗟兰之茂兮众草为伍,於乎贤人兮汝其予辅。宣德七年正......
  •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
  • 潇湘八景画·平沙落雁
    秋江水落波痕浅,平沙渺渺连天远。白瑽红蓼满潇湘,枯苇黄芦迷汉沔。鸿雁恒怜泽国秋,数声忽报楚......
  • 和御制山居诗
    大觉谈玄彻九重,蔚然扶起少林宗。龙光照映神奎阁,象教尊崇玉几峰。自昔草堂留圣践,即今灵谷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