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竹几与谢秀才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24

送竹几与谢秀才

宋代  苏轼  

平生长物扰天真,老去归田只此身。
留我同行木上坐,赠君无语竹夫人。
但随秋扇年年在,莫斗琼枝夜夜新。
堪笑荒唐玉川子,暮年家口若为亲。

送竹几与谢秀才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送竹几与谢秀才翻译及注释

《送竹几与谢秀才》是一首宋代苏轼的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平生长物扰天真,
老去归田只此身。
留我同行木上坐,
赠君无语竹夫人。
但随秋扇年年在,
莫斗琼枝夜夜新。
堪笑荒唐玉川子,
暮年家口若为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苏轼送别朋友谢秀才时的心情和感慨。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希望回归田园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真实。他借送竹几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别离的情感。

首句“平生长物扰天真”,表达了苏轼对于世间物质的繁杂和喧嚣的厌倦之情。他希望摆脱这种束缚,追求内心的纯真和平静。

接下来的两句“老去归田只此身,留我同行木上坐”,表达了苏轼希望晚年能够回到田园,过上宁静自在的生活。他愿意与友人一同坐在竹林之间,静享自然的美好。

第四句“赠君无语竹夫人”,表达了苏轼对谢秀才的送别和祝福。竹夫人是指送给谢秀才的竹几,在这里具有象征意义。无语的竹夫人象征着苏轼的心意,他将心意寄托在这个竹几上,以表达他对友人的感激和祝福。

接下来的两句“但随秋扇年年在,莫斗琼枝夜夜新”,描写了竹几作为送别的礼物,将与谢秀才共同度过的岁月流转不息。秋扇和琼枝都是与竹相关的象征,表达了苏轼对友情的珍重和希望友情长久。

最后两句“堪笑荒唐玉川子,暮年家口若为亲”,苏轼以幽默的口吻,自嘲地说自己像玩世不恭的玉川子一样,但在晚年时,家人的重要性变得愈发明显。他表达了对家人的关爱和重视。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心境和情感,表达了对尘世繁华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和家庭的珍重。苏轼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展示了他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

送竹几与谢秀才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zhú jǐ yǔ xiè xiù cái
送竹几与谢秀才

píng shēng cháng wù rǎo tiān zhēn, lǎo qù guī tián zhī cǐ shēn.
平生长物扰天真,老去归田只此身。
liú wǒ tóng háng mù shàng zuò, zèng jūn wú yǔ zhú fū rén.
留我同行木上坐,赠君无语竹夫人。
dàn suí qiū shàn nián nián zài, mò dòu qióng zhī yè yè xīn.
但随秋扇年年在,莫斗琼枝夜夜新。
kān xiào huāng táng yù chuān zi, mù nián jiā kǒu ruò wéi qīn.
堪笑荒唐玉川子,暮年家口若为亲。


相关内容11: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去年秋,偶游宝山上方·入一小院,阒然无人

用定国韵赠其侄震

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

轼欲以石易画晋卿难之穆父欲兼取二物颖叔欲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赵郎中见和戏复答之
    赵子吟诗如泼水,一挥三百八十字。奈何效我欲寻医,恰似西施藏白地。赵子饮酒如淋灰,一年十万八......
  • 廉州龙眼质味殊绝可敌荔支
    龙眼与荔支,异出同父祖。端如甘与橘,未易相可否。异哉西海滨,琪树罗玄圃。累累似桃李,一一流......
  • 再和〔二首〕
    眼花错莫鬓霜匀,病马羸驺只自尘。奉引拾遗叨侍従,思归少傅羡朱陈。衰年壮观空惊目,险韵清诗苦......
  • 游杭州山
    山平村坞迷,野寺钟相答。晚阴云失莽,?一作杪,?落日犹在塔。行招两社僧,共步青山月。送客渡石......
  • 次韵赵景贶督两欧阳诗破陈酒戒
    商也哀未散,岁月忽已秋。祥琴虽未调,余悲不敢留。矧此乃韵语,未入金石流。羲之生五子,总角出......
  •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坐倚朱藤杖,行歌紫芝曲。不逢商山翁,见此野老足。愿同荔支社,长作鸡黍局。教我同光尘,月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