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分水岭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吴融
2025-09-07

分水岭

唐代  吴融  

两派潺湲不暂停,岭头长泻别离情。
南随去马通巴栈,北逐归人达渭城。
澄处好窥双黛影,咽时堪寄断肠声。
紫溪旧隐还如此,清夜梁山月更明。

分水岭作者简介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分水岭翻译及注释

《分水岭》是唐代诗人吴融所作的一首诗,描绘了别离的情感和离散的景象。

译文:
两派潺湲不暂停,
分水岭上长流别离情。
南随去马通巴栈,
北逐归人达渭城。
澄处好窥双黛影,
咽时堪寄断肠声。
紫溪旧隐还如此,
清夜梁山月更明。

诗意:
诗中以水流、分水岭为象征,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和离散的景象。两派水流在分水岭上不停流动,象征着人们的离别情感。南方的水流随着马蹄声流入巴栈,北方的水流逐渐流向渭城,预示着双方的别离。在澄净的地方,可以窥见离别时双方相视的泪痕,也可以感受到离别时断肠的悲伤。诗的最后,作者提到自己曾在紫溪隐居,如今离散的情景使他感触尤深,然而在清夜的梁山上,明亮的月光却照耀着离别的景象,进一步衬托了离别的苦楚。

赏析:
《分水岭》以具象的分水岭为中心,通过描绘水流的流动、马蹄声和两地景色的对比,表达了离别的情感。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将离别的细节和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读者在阅读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心境和情感体验。尤其是诗的最后两句,以明亮的月光烘托了离别的苦楚,使整首诗更加深入人心。通过诗中的分水岭和离别的景象,诗人成功地揭示了人世间的别离和离散的苦楚之情,给人以深思与触动。

分水岭拼音读音参考

fēn shuǐ lǐng
分水岭

liǎng pài chán yuán bù zàn tíng, lǐng tóu zhǎng xiè bié lí qíng.
两派潺湲不暂停,岭头长泻别离情。
nán suí qù mǎ tōng bā zhàn,
南随去马通巴栈,
běi zhú guī rén dá wèi chéng.
北逐归人达渭城。
chéng chù hǎo kuī shuāng dài yǐng, yàn shí kān jì duàn cháng shēng.
澄处好窥双黛影,咽时堪寄断肠声。
zǐ xī jiù yǐn hái rú cǐ, qīng yè liáng shān yuè gèng míng.
紫溪旧隐还如此,清夜梁山月更明。


相关内容11:

简州归降贺京兆公

旅寓书事

入关寄九华友人

送于员外归隐蓝田

玉女庙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经九华费征君墓
    凡吊先生者,多伤荆棘间。不知三尺墓,高却九华山。天地有何外,子孙无亦闲。当时若征起,未必得......
  • 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
    闻道长溪尉,相留一馆闲。□□□□□,尚隔几重山。为旅春风外,怀人夜雨间。年来疏览镜,怕见减......
  • 读友人诗
    君诗通大雅,吟觉古风生。外却浮华景,中含教化情。名应高日月,道可润公卿。莫以孤寒耻,孤寒达......
  • 戏题王处士书斋
    先生高兴似樵渔,水鸟山猿一处居。石径可行苔色厚,钓竿时斫竹丛疏。欺春只爱和醅酒,讳老犹看夹......
  • 下第出关投郑拾遗
    丹霄桂有枝,未折未为迟。况是孤寒士,兼行苦涩诗。杏园人醉日,关路独归时。更卜深知意,将来拟......
  • 寄顾云
    省得前年别,蘋洲旅馆中。乱离身不定,彼此信难通。侯国兵虽敛,吾乡业已空。秋来忆君梦,夜夜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