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江上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商隐
2025-09-09

江上

唐代  李商隐  

万里风来地,清江北望楼。
云通梁苑路,月带楚城秋。
刺字从漫灭,归途尚阻修。
前程更烟水,吾道岂淹留。

江上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江上翻译及注释

江上

万里风来地,清江北望楼。
云通梁苑路,月带楚城秋。
刺字从漫灭,归途尚阻修。
前程更烟水,吾道岂淹留。

译文:
站在江边

万里风吹来到这片土地上,凭倚清江望着北边的楼阁。
云在梁苑路上飘动,月亮带着秋意映射在楚城上。
刺字云烟中逐渐消失,离家的路依然崎岖阻滞。
未来的前程像是迷雾和江水一样,我应该还不能停留在这一路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的,通过写景来表达了对游子离乡背井的思绪和不舍。诗中的江上是一个象征,代表远离家乡的旅途,作者观察着周围的景色,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的开篇写到“万里风来地,清江北望楼”,描述了风从远方吹过来,青翠的江水中望着北方的楼阁。这里的清江和楼阁象征着作者离开家乡的远方,景色在他的眼前展开。

接下来,“云通梁苑路,月带楚城秋”,作者观察到天空中的云朵在梁苑路上飘动,而明亮的月亮则映照在楚城上,给人一种秋日的感觉。这里的梁苑路和楚城代表着离家的旅途,作者用这些景物描绘出自己漫长的征程。

“刺字从漫灭,归途尚阻修”,这句诗写到了刺字在云烟中逐渐消失的过程,同时也表达了回到家乡的道路依然困难。作者有些感慨地告诉读者,尽管离开了家乡,但是回归之路依然不易。

最后两句“前程更烟水,吾道岂淹留”,表达了作者的心声,他意识到前方的道路充满了迷雾和江水,他不能停留,必须继续前进。诗中的“吾道”可以理解为游子的道路、人生之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离乡之旅的思考和感慨。离开了家乡,作者感到了迷茫和无奈,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停留,需要继续前行,寻找自己的归宿。诗中流露出的离别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使人感到离愁别绪和远方的渴望。

江上拼音读音参考

jiāng shàng
江上

wàn lǐ fēng lái dì, qīng jiāng běi wàng lóu.
万里风来地,清江北望楼。
yún tōng liáng yuàn lù, yuè dài chǔ chéng qiū.
云通梁苑路,月带楚城秋。
cì zì cóng màn miè, guī tú shàng zǔ xiū.
刺字从漫灭,归途尚阻修。
qián chéng gèng yān shuǐ, wú dào qǐ yān liú.
前程更烟水,吾道岂淹留。


相关内容11:

题筹笔驿

晴望九华山

上高侍御

金城宫

慈恩寺塔下避暑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初夏题段郎中修竹里南园
    高人游息处,与此曲池连。密树才春后,深山在目前。远峰初绝雨,片石欲生烟。数有僧来宿,应缘静......
  • 送裴评事
    塞垣从事识兵机,只拟平戎不拟归。入夜笳声含白发,报秋榆叶落征衣。城临战垒黄云晚,马渡寒沙夕......
  • 上翰林丁学士
    今代如尧代,征贤察众情。久聆推行实,然后佐聪明。官自文华重,恩因顾问生。词人求作称,天子许......
  • 悲老宫人
    白发宫娃不解悲,满头犹自插花枝。曾缘玉貌君王宠,准拟人看似旧时。...
  • 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
    杜若洲边人未归,水寒烟暖想柴扉。故园何处风吹柳,新雁南来雪满衣。目极思随原草遍,浪高书到海......
  • 五月六日夜忆往岁秋与彻师同宿(知玄法师弟子僧彻)
    紫阁相逢处,丹岩议宿时。堕蝉翻败叶,栖鸟定寒枝。万里飘流远,三年问讯迟。炎方忆初地,频梦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