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赠康叟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15

赠康叟

唐代  白居易  

八十秦翁老不归,南宾太守乞寒衣。
再三怜汝非他意,天宝遗民见渐稀。

赠康叟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赠康叟翻译及注释

《赠康叟》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八十岁的秦翁老者不愿归去,
南宾太守向他乞求寒衣。
我多次怜悯你并非出于他人的意愿,
天宝年间的遗民渐渐减少。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一个年迈的老人的赠送和思念之情。诗人描述了一个八十岁的老者,他并不愿意离开,可能是因为他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或者有其他原因。南宾太守向他乞求寒衣,这显示了诗人对老人的关心和尊重。诗人在表达怜悯之情时,强调了天宝年间的遗民逐渐减少的现象,这可能是指社会变迁导致传统价值观的衰落和老一代人的离世,给人一种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的感慨。

赏析:
1. 对老人的关爱:诗人通过描述南宾太守向老人乞求寒衣,展现了对老人的关爱之情。这种关爱在诗中体现出来,使人感受到温暖和人情味。

2. 年老离去的矛盾心情:诗中的老者已经八十岁,但他并不愿意离开。这种矛盾的心情揭示了年老者面临的困境和内心的挣扎。诗人通过描绘这种心情,表达了对老人的理解和同情。

3. 社会变迁的反思:诗人提到天宝年间的遗民渐渐减少,可能意味着传统价值观的衰落和老一代人的离世。这种反思使人不禁思考时光的流转和社会的变迁,引发对历史和人生的思索。

《赠康叟》通过对老人的描写和社会变迁的反思,展现了对年老者的关爱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这首诗词在情感上给人以共鸣,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和时光的思考。

赠康叟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kāng sǒu
赠康叟

bā shí qín wēng lǎo bù guī, nán bīn tài shǒu qǐ hán yī.
八十秦翁老不归,南宾太守乞寒衣。
zài sān lián rǔ fēi tā yì, tiān bǎo yí mín jiàn jiàn xī.
再三怜汝非他意,天宝遗民见渐稀。


相关内容11:

登龙尾道南望,忆庐山旧隐

吾庐

初除官蒙裴常侍赠鹘衔瑞草绯袍鱼袋因谢惠贶兼抒离情

夜游西武丘寺八韵

郡中西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酬集贤刘郎中对月见寄,兼怀元浙东
    月在洛阳天,天高净如水。下有白头人,揽衣中夜起。思远镜亭上,光深书殿里。眇然三处心,相去各......
  • 醉后赠人
    香球趁拍回环匼,花醆抛巡取次飞。自入春来未同醉,那能夜去独先归。...
  • 醉送李协律赴湖南辟命,因寄沈八中丞
    富阳山底樟亭畔,立马停舟飞酒盂。曾共中丞情缱绻,暂留协律语踟蹰。紫微星北承恩去,青草湖南称......
  • 问远师
    荤膻停夜食,吟咏散秋怀。笑问东林老,诗应不破斋。...
  • 别种东坡花树两绝
    三年留滞在江城,草树禽鱼尽有情。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花林好住莫憔悴,春至但知依......
  • 闻夜砧
    谁家思妇秋捣帛,月苦风凄砧杵悲。八月九月正长夜,千声万声无了时。应到天明头尽白,一声添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