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江村杂兴(十三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杨基
2025-07-19

江村杂兴(十三首)

明代  杨基  

斜槛俯江湍,轻帘矗小竿。
柳寒莺羽湿,花暖蝶须乾。
酒或临流酌,诗多写石看。
不因迂僻地,那得此身安。
¤

江村杂兴(十三首)作者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江村杂兴(十三首)翻译及注释

《江村杂兴(十三首)》是明代杨基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江村的景色和描写诗人自身的心境,表达了诗人豁达自然、随性而安的情怀。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斜槛俯江湍,轻帘矗小竿。
从斜坡的门槛上俯视着湍急的江水,窗帘轻轻地悬挂在小竹竿上。

柳寒莺羽湿,花暖蝶须乾。
柳树寒冷,莺鸟的羽毛沾湿了,花儿温暖,蝴蝶的胡须却干燥。

酒或临流酌,诗多写石看。
有时候我站在江边,饮酒品味,写诗时多以石头为题材。

不因迂僻地,那得此身安。
我不受迂腐之地的束缚,才能够安享如此自在的身心。

这首诗词以自然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江水、柳树、花儿、蝴蝶等元素,展现了江村的宁静和恬淡。诗人不受世俗的拘束,选择自由自在地观赏江村的美景,用心体验自然的变化和节奏。他用"斜槛俯江湍"来描绘自己站在门槛上俯瞰江水的姿态,表现了他与自然的亲近与融合。同时,诗人提到了酒和诗,将饮酒写诗与观赏自然景色联系在一起,彰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最后两句"不因迂僻地,那得此身安"表达了诗人不愿受拘束和迂腐之地的限制,只有自由的状态下,他才能够得到内心的宁静和安定。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展现了作者豁达自然的心境和追求自由的态度。诗人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江村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境界的追求。整首诗词以平静、恬淡的语气,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引发读者对自然与人生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江村杂兴(十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jiāng cūn zá xìng shí sān shǒu
江村杂兴(十三首)

xié kǎn fǔ jiāng tuān, qīng lián chù xiǎo gān.
斜槛俯江湍,轻帘矗小竿。
liǔ hán yīng yǔ shī, huā nuǎn dié xū gān.
柳寒莺羽湿,花暖蝶须乾。
jiǔ huò lín liú zhuó, shī duō xiě shí kàn.
酒或临流酌,诗多写石看。
bù yīn yū pì dì, nà de cǐ shēn ān.
不因迂僻地,那得此身安。
¤


相关内容11:

漫兴(十首)

冬日睡起

戈文雪景图

堂上双白头图

吕蒙正雪景图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画十首
    雨霁秋滩带石流,过桥心事与悠悠。溪山如此人如玉,不梦京华空白头。...
  • 感怀(十四首)
    清霜凋百草,亦令脆者坚。士不遇患难,智虑何由全。玄德髀肉生,重耳十九年。一为三国雄,一称五......
  •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五首·并序)
    十里烟光湿翠苕,二分春色到花朝。无人快击华奴鼓,有伴同吹弄玉箫。遍地锦围歌处席,满身珠压舞......
  • 望武昌(二首)
    吹面风来杜若香,离离烟柳拂鸥长。人家鹦鹉洲边住,一向开门对汉阳。...
  • 方氏园居(七首)
    解佩酬琴价,将书当酒赀。竹楼听雪夜,梅屋看花时。女嫁为农妇,儿从作圃师。邻翁无奈俗,招饮岂......
  • 东方朔图
    王母东门劣小儿,偷桃三度到瑶池。群仙无处追?迹,却自持来荐寿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