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浣溪纱(一作浣纱溪、小庭花)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璟
2025-07-19

浣溪纱(一作浣纱溪、小庭花)

唐代  李璟  

小庭花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浣溪纱(一作浣纱溪、小庭花)作者简介

李璟((916-961年8月12日),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943年嗣位。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即位后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楚、闽二国。他在位时,南唐疆土最大。不过李璟奢侈无度,导致政治腐败,国力下降。李璟好读书,多才艺。常与宠臣韩熙载、冯延巳等饮宴赋诗。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小楼吹彻玉笙寒”是流芳千古的名句。961年逝,时年47岁。庙号元宗,谥号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其诗词被录入《南唐二主词》中。

浣溪纱(一作浣纱溪、小庭花)翻译及注释

浣溪纱(一作浣纱溪、小庭花)

风压轻云贴水飞,
乍晴池馆燕争泥。
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未闻鸿雁信,
竹间时听鹧鸪啼,
此情惟有落花知。

中文译文:

春风压低轻云向水中飞去,
突然间天晴了,池塘和宫殿里的燕子争抢泥土筑巢。
愁郎多病,穿不上衣衫,
在蓝天下,还没有听到鸿雁的消息。
在竹林间,时常听到山鹧鸪的啼鸣,
只有身处其中的落花知晓这份相思之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线,通过对风、云、水、鸟和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沉郎多病的状况和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首句以风压轻云的形象描绘春风的势力,给读者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仿佛亲眼目睹云彩被风吹得很低,几乎要接触到水面。

接着,诗人转向描写宫殿池塘中的燕子,天晴后它们急于找泥土筑巢,争相一齐往上扑去,场面热闹而生动。此句以突然晴天引出下文的人物情思,使整首诗形成了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对比。

第三句描写了垂病的沈郎,他一连串的病痛使他衣带渐宽,穿不上紧身的衣服。沈郎多病的描写引出了下文对他思念远方的亲人与朋友的描写。

第四句以鸿雁的消息来设置对比,暗示了沈郎远在他乡,久未收到家乡的来信和问候,使人对他的孤独感和思念之情倍加深刻。

第五句用竹间时听鹧鸪啼来描写了主人公的寂寞和思乡之情。

最后一句以此情惟有落花知来抒发作者的感慨。落花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最寂寞、最无依无靠的存在,只有它才能真切的体会到主人公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久别的亲人与朋友的思念之情,抒发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无助的内心感受。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美的愉悦和想象的空间。

浣溪纱(一作浣纱溪、小庭花)拼音读音参考

huàn xī shā yī zuò huàn shā xī xiǎo tíng huā
浣溪纱(一作浣纱溪、小庭花)

fēng yā qīng yún tiē shuǐ fēi, zhà qíng chí guǎn yàn zhēng ní, shěn láng duō bìng bù shèng yī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shā shàng wèi wén hóng yàn xìn, zhú jiān shí tīng zhè gū tí, cǐ qíng wéi yǒu luò huā zhī.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相关内容11:

西江月(茶词)

零陵春望

二月二十四日作

贺新郎(兵后寓吴)

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杨柳枝词八首
    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
  • 醉落魄(席上呈元素)
    分携如昨。人生到处萍飘泊。偶然相聚还离索。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尊前一笑休辞却。天涯同是伤......
  • 生离别
    食檗不易食梅难,檗能苦兮梅能酸。未如生别之为难,苦在心兮酸在肝。晨鸡再鸣残月没,征马连嘶行......
  • 楼上女儿曲
    谁家女儿楼上头,指挥婢子挂帘钩。林花撩乱心之愁,卷却罗袖弹箜篌。箜篌历乱五六弦,罗袖掩面啼......
  • 题周瑜将军庙
    共说生前国步难,山川龙战血漫漫。交锋魏帝旌旂退,委任君王社稷安。庭际雨馀春草长,庙前风起晚......
  • 归家(一作赵嘏诗)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