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曾继先赴山阴路钤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傅良
2025-07-24

送曾继先赴山阴路钤

宋代  陈傅良  

胡髯白尽犹强饭,髀肉添多未跨鞍。
不向胡沙亲矢石,却来桥冢护衣冠。
归舟自此长相背,荐墨于今尚未乾。
只恐燕然他日事,独无名字可同刊。

送曾继先赴山阴路钤翻译及注释

《送曾继先赴山阴路钤》是宋代陈傅良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胡髯白尽犹强饭,
髀肉添多未跨鞍。
不向胡沙亲矢石,
却来桥冢护衣冠。
归舟自此长相背,
荐墨于今尚未乾。
只恐燕然他日事,
独无名字可同刊。

译文:
胡须已经白得几乎没有剩余的颜色,但他的胃口依然旺盛,
腰身上的肉增加了不少,但还没有骑马的胆量。
他不愿亲近战乱的胡沙地,却来到桥上的坟冢保全自己的尊严。
从此以后,他的船只将与我渐行渐远,
他荐上的墨迹至今还没有干透。
我只担心将来的事情,
独自无法与他共同刊登名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忠诚而孤独的人物形象。诗人送别曾继先(曾继先应是一个朋友或同事),描述了他的胡须已经白得几乎没有剩余的颜色,但他的胃口依然旺盛,这表现了他在岁月的洗礼下依然保持着坚强的生命力。但他的腰身上的肉增加了不少,却没有勇气骑马,这暗示着他在年岁渐长之际,逐渐失去了曾经的勇敢和冒险的精神。

诗中的“胡沙”指的是边塞的沙漠地带,象征着战乱和危险。曾继先选择不亲近这片战乱的土地,而是来到桥上的坟冢,保全自己的衣冠和尊严。这表明他更注重内心的品格和道义,不愿卷入纷争之中。

诗人描述了曾继先离开后的情景,他们的船只将逐渐远离,彼此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诗人提到曾继先荐上的墨迹至今还没有干透,暗示他的才华和精神仍然留存在世间,没有被岁月所消磨。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曾继先的担心和忧虑,他担心将来的事情,担心曾继先会面临困境和挑战,而自己却无法与他共同面对。独自无法与他共同刊登名字,象征着无法与他共同承担荣誉和责任。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忠诚、孤独和担忧的情感,通过描绘一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示了对友谊、责任和尊严的思考与反思。

送曾继先赴山阴路钤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céng jì xiān fù shān yīn lù qián
送曾继先赴山阴路钤

hú rán bái jǐn yóu qiáng fàn, bì ròu tiān duō wèi kuà ān.
胡髯白尽犹强饭,髀肉添多未跨鞍。
bù xiàng hú shā qīn shǐ shí, què lái qiáo zhǒng hù yì guān.
不向胡沙亲矢石,却来桥冢护衣冠。
guī zhōu zì cǐ zhǎng xiàng bèi, jiàn mò yú jīn shàng wèi gān.
归舟自此长相背,荐墨于今尚未乾。
zhǐ kǒng yàn rán tā rì shì, dú wú míng zì kě tóng kān.
只恐燕然他日事,独无名字可同刊。


相关内容11:

次韩无咎途中寄陆务观

采石

郴守丁端叔以九日诗至次韵奉酬

无题

上皇子嘉王生辰诗三章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西湖游上人相访於白沙翌日如金山求诗
    江草随春远,沙鸥伴我閒。殷勤东去水,送子过金山。...
  • 雨中简孙文辅
    马瘦凭谁相,龟灵故自焦。世途何偪仄,物性各逍遥。君老嗟黄绶,吾衰感黑貂。雨寒无病恼,酒熟即......
  • 送郡守汪充之移治严陵
    挂梁龙骨经时蛰,井井黄云秋已及。十日不雨民未急,使君日膳长蔬湆。澄空飒飒云雾入,馌妇休眠儿......
  • 月夜书怀二首
    送客门初掩,收书室更虚。新篁高过瓦,凉月下临除。妇病才扶杖,儿馋或馈鱼。今朝吾已过,莫问夜......
  • 游丁次翁筼簹园期次翁不至
    径蹊曲折屋参差,半是天成半自治。修竹万午人独立,我来搔首菊花期。...
  • 送任虞卿教授江阴
    学省穿杨末,江城振羽端。声名人不忌,仕宦意常宽。缺月天将曙,孤村岁已寒。小舟来话别,此道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