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火宅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姜特立
2025-07-24

火宅

宋代  姜特立  

火宅烦恼窟,尘世忧患海。
唯有颜氏子,箪瓢无吝悔。
有圣人依归,其乐故不改。

火宅作者简介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火宅翻译及注释

《火宅》是姜特立的一首诗词,描绘了火宅带来的烦恼与世俗的忧患。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火宅烦恼窟,尘世忧患海。
唯有颜氏子,箪瓢无吝悔。
有圣人依归,其乐故不改。

中文译文:
火宅是烦恼的窟穴,世俗是忧患的海洋。
唯有颜氏子弟,用简朴的生活不后悔。
有圣人的指导,他们的快乐因此不会改变。

诗意与赏析:
《火宅》一诗通过火宅和尘世的隐喻,表达了世俗生活中的烦恼和忧虑。火宅象征着燥热、燃烧和痛苦,代表着人们内心的烦恼和纷扰。尘世则象征着世俗的喧嚣和纷杂,代表着人们面临的各种忧患和困扰。

然而,诗中提到了“颜氏子弟”,他们过着简朴的生活,拥有一颗满足而无悔的心。这里的“颜氏子弟”可以理解为具有高尚品德和追求精神境界的人。他们不受世俗的诱惑和困扰,以简朴的生活态度对待人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有圣人的指导,他们依归于圣人的教诲和指引,因此能够保持内心的快乐和平静。这里的圣人可以理解为有智慧和慈悲心的导师或先知。

整首诗通过对火宅和尘世的描绘,以及对颜氏子弟和圣人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烦恼和忧患的深刻思考。诗中传递出一种超越世俗的人生态度,强调内心的宁静和满足,以及智慧和慈悲的引导对于克服困境和保持快乐的重要性。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启示人们在烦恼和困扰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快乐,以及智慧和慈悲的力量。

火宅拼音读音参考

huǒ zhái
火宅

huǒ zhái fán nǎo kū, chén shì yōu huàn hǎi.
火宅烦恼窟,尘世忧患海。
wéi yǒu yán shì zi, dān piáo wú lìn huǐ.
唯有颜氏子,箪瓢无吝悔。
yǒu shèng rén yī guī, qí lè gù bù gǎi.
有圣人依归,其乐故不改。


相关内容11:

中夏

涂中杂兴

辛亥春夜雪忽积竹松欹折过半

偶赋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豁望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感光
    八秩归乡井,交游一二存。固知年及耄,似觉老而尊。...
  • 云岑
    云岑抱秋阴,水木起夜色。原野渐萧条,田禾卷阡陌。...
  • 长至后
    迟迟昼景转庭除,似觉今朝化日舒。印篆旋添香晷刻,绣床暗积线工夫。...
  • 晚来
    晚来山气冷,松下独閒行。野鸟听人语,山灵警杖声。...
  • 雨霁立门外见万山葱翠如颇自喜得独占山居之
    吾庐何处是,野色满方壶,野色满方壶。一水长来绕,千峰不用呼。偶然成择胜,幸尔慰归愚。问讯曲......
  • 寄恪
    忽得平安信,新知进学功。虑深心更苦,趣静句仍工。所贵身无玷,何忧禄未丰。望云休作念,正要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