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挽黄循斋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阳枋
2025-07-23

挽黄循斋

宋代  阳枋  

忆昔论文友,如今舐鼎仙。
周经谈正印,易学话真传。
一乐堂中语,三生石上缘。
莲峰望昆岳,惆怅白云连。

挽黄循斋作者简介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挽黄循斋翻译及注释

《挽黄循斋》是宋代阳枋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黄循斋

忆昔论文友,如今舐鼎仙。
周经谈正印,易学话真传。
一乐堂中语,三生石上缘。
莲峰望昆岳,惆怅白云连。

译文:
回忆过去与文友讨论经书的时光,如今你已成为名垂千古的仙人。
你曾谈论《周易》的正印,传授了《易经》的真传。
我们曾在一起欢乐的堂上交谈,缘分使我们在三生石上相遇。
我在莲花峰上眺望昆仑山,心中充满了对白云的忧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逝去友谊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转的感慨。诗中的"黄循斋"指的是阳枋的友人黄庭坚,他们曾一同讨论经书和学术,但现在黄庭坚已经成为仙人,超越尘世。诗人回忆起与黄庭坚相处的时光,感慨万分。

诗中提到的"周经"和"易学"指的是《周易》,这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包含了卜筮、占卜和哲学思想等内容。"正印"指的是《周易》中的一种卜卦方法,表明黄庭坚在学术上有很高的造诣。"易学话真传"则是指黄庭坚向阳枋传授了《易经》的真传,显示了他们之间的学术交流和黄庭坚的慷慨。

诗中的"一乐堂中语"描述了阳枋与黄庭坚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三生石上缘"表示他们在三生石(传说中代表前世、今生和来世的石头)上有缘相遇,是前世今生的宿命安排。

最后两句"莲峰望昆岳,惆怅白云连"表达了阳枋的忧伤之情。莲峰是一处高山,他站在那里眺望昆仑山,白云似乎将他与黄庭坚分隔开来,使他感到无尽的遗憾和失落。

整首诗通过表达对友谊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它描绘了友情的深厚和学术的珍贵,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无法再相聚的遗憾之情,使人感叹光阴易逝、物是人非的现实。

挽黄循斋拼音读音参考

wǎn huáng xún zhāi
挽黄循斋

yì xī lùn wén yǒu, rú jīn shì dǐng xiān.
忆昔论文友,如今舐鼎仙。
zhōu jīng tán zhèng yìn, yì xué huà zhēn chuán.
周经谈正印,易学话真传。
yī lè táng zhōng yǔ, sān shēng shí shàng yuán.
一乐堂中语,三生石上缘。
lián fēng wàng kūn yuè, chóu chàng bái yún lián.
莲峰望昆岳,惆怅白云连。


相关内容11:

和黄循斋送景正辅户曹之夔三首

和黄循斋送景正辅户曹之夔三首

送十二知军领郡澄江二首

寓书吉祥填充临去友三人来访

寿绍庆金守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诉衷情
    今宵分破鹘沦秋。孤客兴何悠。要向云中邀月,真个是呆头。风阵紧,电光流。雨声飕。嫦娥应道,未......
  • 高桥舟中二首
    小队旌旗西郭头,笋舆缓步年农畴。十分田有九分闢,今岁人无去岁忧。贴水新秧头欲起,连云宿麦颔......
  • 晓起四山积雪
    寒透重衾可折胶,雨声瑟瑟风飕飕。安排雪句吟春晓,果见青山尽白头。...
  • 读坡诗
    先生诗笔觑天巧,国中往往无曹鲍。一读快如檄愈头,抓痒底用麻姑爪。千古词林有若人,谁复庸中夸......
  • 鄂渚大雪
    横堤疏柳啸寒风,吹起黄云一色同。鹦鹉洲边家十万,晓来都在水晶宫。...
  • 久留黄池待弟侄不至九日独酌
    将道花黄醉彭泽,又还茱紫酌平湖。诗因得间时为赋,酒为无宾浅浅沽。蓝天色残千岩柳,霜花催满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