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了守衡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曾伯
2025-09-09

送了守衡州

宋代  李曾伯  

雁峰自昔号名州,尔既难辞我莫留。
临政毋忘宣上德,持身谨勿遗亲羞。
当令民诵循良守,罔俾人讥恩泽侯。
国事正殷宜黾勉,明年吾自问归舟。

送了守衡州作者简介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送了守衡州翻译及注释

《送了守衡州》是李曾伯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被送走的人的嘱托和期望。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雁峰自昔号名州,
尔既难辞我莫留。
临政毋忘宣上德,
持身谨勿遗亲羞。
当令民诵循良守,
罔俾人讥恩泽侯。
国事正殷宜黾勉,
明年吾自问归舟。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离别者的告别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对其未来的期望和嘱托。以下是对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词以雁峰为背景,雁峰是古代守卫边疆的重要地区,号称名州。诗人以雁峰来象征离别者的归宿,表达了他对离别者的祝愿。诗的开篇,诗人用雁峰自古以来的声望来形容离别者,表达了他对离别者的敬重之情。

诗的第二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者离开的难以割舍之情。诗人说自己难以辞别,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之情。这样的表达使整首诗更具感情色彩,增强了读者对离别的感同身受之感。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送别之际的嘱托来表达对离别者的期望。他嘱咐离别者在执政之时不忘宣扬上德,即高尚的德行。他还告诫离别者要谨慎自守,不要辜负家族的名声。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者的期望,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有德有才的君子。

接下来,诗人又嘱咐离别者要让民众学习良好的行为规范,以免被人嘲笑享有的尊荣。这表明诗人对离别者的期望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修养,还包括对国家和民众的关心。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离别者的祝福和期待。他说国家的事务正在繁忙,希望离别者能够勤勉努力。他表示明年他将亲自回来,询问离别者的近况。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者未来的关心和期待。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离别场景和表达诗人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对离别者的嘱托和期望。同时,诗人通过以雁峰为背景和对国家事务的提及,将个人离别与国家和民众的关系相结合,体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送了守衡州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le shǒu héng zhōu
送了守衡州

yàn fēng zì xī hào míng zhōu, ěr jì nán cí wǒ mò liú.
雁峰自昔号名州,尔既难辞我莫留。
lín zhèng wú wàng xuān shàng dé, chí shēn jǐn wù yí qīn xiū.
临政毋忘宣上德,持身谨勿遗亲羞。
dāng lìng mín sòng xún liáng shǒu, wǎng bǐ rén jī ēn zé hóu.
当令民诵循良守,罔俾人讥恩泽侯。
guó shì zhèng yīn yí mǐn miǎn, míng nián wú zì wèn guī zhōu.
国事正殷宜黾勉,明年吾自问归舟。


相关内容11:

挽史鲁公

宁寿寺劭农登慈氏阁和李诚之柱间韵

春日杂兴

山中

善权奇观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傅山父喜雨韵二首
    柔金老火苦相鏖,千里骎骎地不毛。忽遂所祈欣欲舞,举蒙其利润於膏。昭苏田畯禾千顷,饱满舟人水......
  • 王母致语口号
    碧虚飞信八蓬莱,约我骖鸾伴侣来。蔼蔼祥云射虹渚,缤缤香雾下龟台。喜乘莲叶经琼海,笑指梅花荐......
  • 过衡阳晚宿
    雨后春寒冽,山前夕照斜。身犹寻垒燕,声杂宿林鸦。过岭尚千里,隔村能几家。毋嫌茅店恶,窗下有......
  • 沁园春
    岁在永和,癸丑暮春,修禊兰亭。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湍激,映带山阴。曲水流觞,群贤毕至......
  • 山行
    老子浮沉田里间,犊车辕许野人攀。饮中仙去东西玉,行处不传大小山。天且莫教三月尽,我今无负一......
  • 山中
    漫道高眠昼掩关,南冈北岭几曾閒。隰桑已作虾蟆眼,山笋蛙窥虎豹斑。一味懒堪医传僻,五穷技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