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高才卿守永康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洪咨夔
2025-07-28

送高才卿守永康二首

宋代  洪咨夔  

岷峨凄怆未全苏,急要诸公着力扶。
政似刈葵难放手,民如种树莫搔肤。
雪山西去三边静,沫水东来万井腴。
小队还家卿上冢,天寒早与问无襦。

送高才卿守永康二首作者简介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送高才卿守永康二首翻译及注释

《送高才卿守永康二首》是宋代洪咨夔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岷峨凄怆未全苏,急要诸公着力扶。
政似刈葵难放手,民如种树莫搔肤。
雪山西去三边静,沫水东来万井腴。
小队还家卿上冢,天寒早与问无襦。

诗意:
这首诗是洪咨夔送别高才卿去守护永康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政治和民生的关切之情。作者呼吁各位官员努力扶持岷峨(指西南地区)的凄怆情景,政府应像修剪葵花一样放心地推行政策,而民众则应像种植树木一样不要自我损害。诗中描绘了雪山向西去,边境安宁平静,而沫水向东来,万井繁盛富饶。最后,高才卿归还了家乡,上了祖先的坟墓,作者寒冷的问候早已没有了襦服。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洪咨夔对国家政治和民生的忧虑和期望。作者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政府和民众的责任传递给读者。政府需要像修剪葵花一样明智地推行政策,不可操之过急,而民众则应像种植树木一样谨慎行事,不可自我损害。这种比喻手法巧妙地将政治和民生问题相结合,既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政治的关切,又呼吁民众自觉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诗中的对比描写也十分生动。雪山向西去,边境安宁静谧,象征着国家边疆的稳定。而沫水向东来,万井腴盛,意味着国内的繁荣和富饶。这种对比给人以希望和期待,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殷切期望。

最后两句表达了高才卿归乡的场景,既展示了作者对高才卿的敬重和送别之情,又通过天寒无襦的描写,凸显了作者对高才卿的关切和祝福。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国家政治和民生的关切之情,呼吁政府和民众共同努力,期望国家繁荣昌盛。诗中的比喻和对比描写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送高才卿守永康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gāo cái qīng shǒu yǒng kāng èr shǒu
送高才卿守永康二首

mín é qī chuàng wèi quán sū, jí yào zhū gōng zhuó lì fú.
岷峨凄怆未全苏,急要诸公着力扶。
zhèng shì yì kuí nán fàng shǒu, mín rú zhòng shù mò sāo fū.
政似刈葵难放手,民如种树莫搔肤。
xuě shān xī qù sān biān jìng, mò shuǐ dōng lái wàn jǐng yú.
雪山西去三边静,沫水东来万井腴。
xiǎo duì huán jiā qīng shàng zhǒng, tiān hán zǎo yǔ wèn wú rú.
小队还家卿上冢,天寒早与问无襦。


相关内容11:

寿崔帅卿七绝

辛巳夏四月行西山欲未能也得曹沪南壬午冬留

官舍见月三首

柳絮二绝

酬程嘉定杨汉州见和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读张敬夫南轩集夜梦赋诗
    道学人争说,躬行少似君。中悯惟至一,馀事亦多闻。湖广规模远,濂伊讲习勤。平生忠与敬,彷佛在......
  • 又和
    架上乱书儿自整,床头浊酒妇能谋。只将翘足垂莲势,静对书窗课弈秋。...
  • 治平寺清音堂
    普门以眼听,观音以耳观。谓得观听真,竟被耳眼瞒。瞎却观音耳,聋却普门眼。万法本来空,蒙头都......
  • 送高才卿守永康二首
    同社纷纷早上坡,一麾独爱晚婆娑。矜春桃李好能几,饱雨稻梁收更多。管摄三才还正大,陶鎔万象是......
  • 寿程宰三首
    爱民如缘竿,百尺头进步。未到百尺头,努力莫回顾。当场万人看,亭亭碧霄住。...
  • 招隐三章赠李洋
    云气斂兮天目之颠,涛江线横兮海门溅溅。扶桑子半兮阳乌翩,可俯而掬兮咽以天井无声之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