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ēng zuì zhì tǎo 成语解释: 宣布罪状,并加讨伐。 成语出处: 《国语 晋语五》:“是故伐备钟鼓,声其罪也。”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指宣布罪状,并加讨伐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例子: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8回:“朝廷只须遣一旅之师,声罪致讨,不旬日之间,定当传首京师,何足多虑。” 声罪致讨是什么意思 宣布对方的罪状,进行公开谴责 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声罪致讨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相关内容11:有口无心冰雪严寒扬清厉俗合胆同心三五成群相关热词搜索:本文链接:https://www.bdbang.com/edu/5wjzlr2s.html郑重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