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竹赠卫清叔之潭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赵汝愚
2025-07-24

题竹赠卫清叔之潭州

宋代  赵汝愚  

颸颸忽见青鸾尾,扫遍翠崖冈上头。
昨夜月明仙子过,玉笙吹彻万山秋。

题竹赠卫清叔之潭州作者简介

赵汝愚(1140--1196),字子直,饶州余干人,宋代汉恭宪王元佐七世孙。卒于宋宁宗庆元二年。宋建炎(1117—1130),迁居崇德县洲钱(今桐乡市洲泉镇)。父应善,字彦远,性孝悌,工诗翰,官至江南西路兵马都监。早有大志。擢进士第一,签书宁国事节度判官。召试职馆,除秘书省正字。历迁集英殿修撰,帅福建。绍熙二年,公元一一九一年召为吏部尚书。迁知枢密院事,辞不拜。孝宗卒,适光宗疾,不能执丧。汝愚遣韩侂胄以内禅意请于宪圣太后,奉嘉王即皇帝位,即丧次命朱熹待制经筵,悉收召士君子之在外者进右丞相。

题竹赠卫清叔之潭州翻译及注释

《题竹赠卫清叔之潭州》是宋代赵汝愚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颸颸忽见青鸾尾,
扫遍翠崖冈上头。
昨夜月明仙子过,
玉笙吹彻万山秋。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自然景色的赞叹和对仙境般的美好的向往之情。诗中的青鸾、翠崖、玉笙等象征着神秘和华丽,而仙子和万山秋则给人一种唯美和宁静的感觉。

赏析:
首句“颸颸忽见青鸾尾”,以轻飘的声音和突然出现的蓝色鸾尾开篇,给人一种意外和惊喜之感。诗中的青鸾象征着神话中的神鸟,其出现使得整个诗景更加神秘而华丽。

第二句“扫遍翠崖冈上头”,通过“翠崖冈”形容了山峦的峰峦叠嶂,意味着作者的目光扫过了这片美丽的山峦。这一句描绘了山峦的壮丽景色,给人一种开阔和壮美的感觉。

第三句“昨夜月明仙子过”,通过“月明仙子”形容了夜晚月光下的仙境景色,增添了诗中的神秘和超凡的色彩。仙子的出现使得整个诗情更加唯美和浪漫。

最后一句“玉笙吹彻万山秋”,通过“玉笙吹彻”形容了笙声的悠扬,使得整个山野都被笙音所充斥。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对宁静秋天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词以其华丽的描写和唯美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超凡世界的向往。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仙境般的情景,唤起读者对大自然和精神世界的遐想和感悟。

题竹赠卫清叔之潭州拼音读音参考

tí zhú zèng wèi qīng shū zhī tán zhōu
题竹赠卫清叔之潭州

sī sī hū jiàn qīng luán wěi, sǎo biàn cuì yá gāng shàng tou.
颸颸忽见青鸾尾,扫遍翠崖冈上头。
zuó yè yuè míng xiān zǐ guò, yù shēng chuī chè wàn shān qiū.
昨夜月明仙子过,玉笙吹彻万山秋。


相关内容11:

失调名

和许宰寓武邑赓杨丞靖安八咏

烟雨楼

和朱元晦九曲櫂歌

和郑康道探梅十绝句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即事
    夺得饥民鬼手中,误恩增秩敢言功。颇闻有意徵黄霸,却坐无书遗子公。莫我愁眉劳抚字,从渠醉眼乱......
  • 梅花
    咸平处士风流远,招得梅花枝上魂。疏影暗得如昨日,不知人世几黄昏。...
  • 即事
    睡重不知晓,山高意得秋。风来已落叶,潦去忽中洲。幽閴素所愿,登临尽自由。濒溪千万壑,何日上......
  • 句
    愿同丑万辈,终老孟子门。...
  • 登庞公读书堂
    相君事业慕皋夔,被遇王家泰定时。曾向云窗研汉简,故应画栋产灵芝。文镵金石流芳在,像托丹青亘......
  • 即事
    酷吏人同疾,流民天亦怜。麦登收两倍,蚕好得三眠。况是宽征赋,那忧有俗缘。眼前百事好,买酒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