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ī gǔ zuò qì
成语解释: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 | 褒义成语 |
成语用法: | 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成语结构: | 紧缩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成语正音: | 一,不能读作“yì”。 |
成语辨形: | 作,不能写作“做”。 |
成语辨析: | ~和“一气呵成”;都有“一口气把事情做好”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但~偏重在鼓足干劲;趁热打铁;多用来形容战斗时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勇往直前;“一气呵成”偏重在安排紧凑;迅速完成;多用来形容写文章或做事过程中不间断、不放松;一口气把它写完或做完。 |
近义词: | 一气呵成 »、趁热打铁 » |
反义词: | 一败如水 »、一败涂地 »、偃旗息鼓 » |
成语例子: | 初听这话,还是一鼓作气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八回) |
成语谜语: | 通风;风箱;皮老虎 |
歇后语: | 水里的蛤蟆 |
一鼓作气是什么意思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作,振作。后泛指做事要趁鼓起劲头的时候一口气干完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国语辞典作战时击第一通鼓,战士们最能鼓足勇气。语本《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后比喻做事时要趁著初起时的勇气去做才容易成功。《旧唐书.卷一九五.回纥传》:「奋其智谋,讨彼凶逆,一鼓作气,万里摧锋,二旬之间,两京克定。」《文明小史.第五二回》:「饶鸿生在两江制台面前告奋勇的时候,不过是个一鼓作气,他说要游历英、法、日、美四国,不免言大而夸。」近趁热打铁,一气呵成
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一鼓作气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11:
兵闻拙速
黄人守日
还年却老
分形同气
辨组词,开头、中间、结尾的词语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