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
成语解释: | 泰山:我国的名山;在山东省境内。有眼睛;却不认得地位很高或本领很大的著名人物。 |
---|---|
成语出处: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 | 复句式;作谓语;用于自谦的客套话 |
成语结构: | 复句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成语正音: | 识,不能读作“shì”。 |
成语辨形: | 泰,不能写作“秦”。 |
成语辨析: | ~和“有眼无珠”;都含有“见识浅陋;不识人”的意思。但~偏重在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著名人物;还可用来指责或嘲讽人。不作为骂人话;“有眼无珠”比喻对人或事物没有识别能力;不限于人;更不限于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可用作骂人话。 |
近义词: | 有眼无珠 »、视而不见 |
成语例子: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5回:“到如今你拿他当古董铺老板看待,真正'有眼不识泰山'了!” |
成语谜语: | 看见岳父不搭腔 |
歇后语: | 瞎子拜见岳父;鲁班招女婿 |
词语分开解释
有眼 : 1.有眼力。谓有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
不识泰山 : 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不识泰山 : 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有眼不识泰山是什么意思

比喻看不出才高、位高及有价值的人
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水浒传》
国语辞典比喻不知礼敬或认不出权贵者。《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喻世明言.卷五.穷马周遭际卖?媪》:「有眼不识泰山,望乞恕罪。」
有眼不识泰山的网络解释
成语,比喻自己的见识太少,有名望的人在自己眼前也认不出来。是一种比较恭敬的说法,这样说可以让别人对你的印象更好。
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有眼不识泰山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11:
狂蜂浪蝶
骑马寻马
金石可开
杏脸桃腮
浆酒霍肉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