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入书室东垣有神光自几案出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罗公升
2025-07-24

入书室东垣有神光自几案出三首

宋代  罗公升  

若以俗眼观,荣枯几翻手。
若以法眼观,穷达竟何有。
吾身以觉赘,身外安足守。
若□谢□□,为我作不朽。

入书室东垣有神光自几案出三首翻译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宋代罗公升创作的《入书室东垣有神光自几案出三首》。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当我用世俗的眼光观察,富贵与贫穷如翻掌一般。但若用法眼来观察,追求贫富终究是无意义的。我感到自己的存在是累赘,超越个人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安宁。若能抛却尘世的纷扰,为我创造不朽的事物。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对世俗观念和法眼观察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看法。在世俗眼中,人们常常追求富贵与贫穷,但作者认为这种追求是虚幻的,无法带来真正的满足和安宁。相比之下,作者认为超越个人欲望,追求超越尘世的事物才能获得真正的价值和永恒。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比的手法,通过世俗眼和法眼的对照,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追求的不同层面的思考。在世俗眼中,人们往往以功名利禄为追求目标,但作者认为这种追求是空虚的,只是转瞬即逝的荣华。相比之下,法眼的观察则超越了功名利禄,指向了更高尚的境界,追求超越个人欲望的事物,这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宁静和不朽的意义。

诗中的"穷达竟何有"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他认为这种世俗追求是没有意义的。"吾身以觉赘,身外安足守"则表达了作者对自我的反思,感到自己的存在是累赘的,真正的安宁在于超越个人欲望。最后两句诗"若□谢□□,为我作不朽"留下了一些空白,这种未尽之感增加了诗词的开放性,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填充这部分内容,也凸显了作者对超越尘世追求不朽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世俗和超越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和对追求内心宁静和永恒的向往,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入书室东垣有神光自几案出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rù shū shì dōng yuán yǒu shén guāng zì jī àn chū sān shǒu
入书室东垣有神光自几案出三首

ruò yǐ sú yǎn guān, róng kū jǐ fān shǒu.
若以俗眼观,荣枯几翻手。
ruò yǐ fǎ yǎn guān, qióng dá jìng hé yǒu.
若以法眼观,穷达竟何有。
wú shēn yǐ jué zhuì, shēn wài ān zú shǒu.
吾身以觉赘,身外安足守。
ruò xiè, wèi wǒ zuò bù xiǔ.
若□谢□□,为我作不朽。


相关内容11:

次韵黄玉如大章携先集来访二首

旅怀

乙酉元日游长春宫奚真人所居之地雕砌文礎皆

杂言

渡江云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寄衣曲
    家机织得流黄素,首尾量来宽尺度。象床玉手熨帖平,缓剪轻裁烛花莫。含情暗忖今瘦肥,著处难知宜......
  • 暮春联句九首
    清庙朱弦瑟,羔羊素緎风。钓竿渔艇小。园径李蹊通。白酒浑忘送,皇天似不公。风檐开秀色,雪岭现......
  • 到家
    三载尘劳虑,翻然尽一除。园林未摇落,庭菊正扶疏。绕屋看新树,开箱检旧书。依然故山色,潇洒入......
  • 古从军行(三首)
    朝来射黄羊,驰逐出塞游。忽闻匈奴至,万骑寇幽州。被袍不及甲,肘挟双刃矛。飞身入重围,手取单......
  • 淡圃兄生辰有诗次韵
    来寿吾兄玉局仙,郎君亦自醉颓然。乱离难得团圞日,清健何须少壮年。投老宦情云在壑,忧时心事日......
  • 杂诗三首
    世故如游尘,朝扫暮还有。向平待毕婚,谢事计已后。耳堪几枕流,口但宜饮酒。门前泰华压,老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