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唐顺之
2025-09-10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首

明代  唐顺之  

梯悬半绠哨台高,胡汉邻家隔一壕。
数日虏中无动静,吉囊东去战黄毛。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首作者简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  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首翻译及注释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首》是明代唐顺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梯悬半绠哨台高,
胡汉邻家隔一壕。
数日虏中无动静,
吉囊东去战黄毛。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边塞上的景象和士兵们的战斗壮举。诗中提到了哨台的高度,胡汉两族的邻近,以及对敌情的观察。诗人表达了边塞战事的紧张氛围和士兵们英勇无畏的精神。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边塞上的战争景象。首句"梯悬半绠哨台高"形象地描绘了哨台高耸的形态,给人以密切关注敌情的感觉。接着,诗人以"胡汉邻家隔一壕"表达了胡汉两族相邻却有壕沟分隔,暗示了边塞上的敌对关系。接下来的两句"数日虏中无动静,吉囊东去战黄毛"则表达了敌方虽然静悄悄,但我方士兵依然勇往直前的决心和意志。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表达,展示了边塞战斗的紧张氛围和士兵们的英勇精神。诗人通过描写景物、对比胡汉两族的关系以及表达士兵的决心,让读者感受到了边塞战争的残酷和士兵们的英勇无畏。这首诗词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赞美边塞守军的意味,展现了作者对边塞战士的敬意和赞美之情。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首拼音读音参考

sāi xià qū zèng wēng dōng yá shì láng zǒng zhì shí shǒu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首

tī xuán bàn gěng shào tái gāo, hú hàn lín jiā gé yī háo.
梯悬半绠哨台高,胡汉邻家隔一壕。
shù rì lǔ zhōng wú dòng jìng, jí náng dōng qù zhàn huáng máo.
数日虏中无动静,吉囊东去战黄毛。


相关内容11:

都下竹枝词

香港感怀十首

马益之邀陈子山应奉秦景容县尹江上看花二公

秋千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南归诗十八首
    北地行欲尽,始觉春萌芽。村柳色已新,蔼蔼烟中斜。渡河指齐郊,河边见归槎。淮徐行在眼,吴会亦......
  • 论功歌诗
    因露寝兮产灵芝。象三德兮瑞应图。延寿命兮光此都。配上帝兮象太微。参日月兮扬光辉。...
  • 自笑
    生就的独木桥,容我过一遭,须不是自打嘴来自相饶。将世情儿嘲,将欢兴儿闹。这一遭,语不尽的妙......
  • 太仓过王文肃旧第
    娄江桥畔采芙蓉,俯仰金华旧鼎钟。怪道主人常避客,应惭无泪哭神宗。...
  • 南归诗十八首
    学道三十年,此心犹未安。辗转一夕间,扰扰千万端。病以爱为本,忧怖乃相干。物生每徇性,夙习不......
  • 范张二姬弹筝
    豢养小双鬟,粆筝特入玄。雁排金粟柱,鹤唳紫丝弦。误免周郎顾,音由秦女传。席前看指拨,纤手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