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诗一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曾巩
2025-07-21

诗一首

宋代  曾巩  

食肉遗马肝,未为不知味。
食鱼必河豚,此理果何谓。
非鳞亦非介,芒否则皮如蝟。
见形固可憎,况复论肠胃。

诗一首作者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诗一首翻译及注释

《诗一首》是宋代文人曾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食肉遗马肝,
未为不知味。
食鱼必河豚,
此理果何谓。
非鳞亦非介,
芒否则皮如蝟。
见形固可憎,
况复论肠胃。

诗意:
这首诗词探讨了人们对于食物的选择和品味的态度。诗中通过对食物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食物的挑剔和要求,以及对于美味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食物的独特见解。首句“食肉遗马肝,未为不知味”,表达了作者对于食肉的喜爱,特别是对于马肝的品味的欣赏。第二句“食鱼必河豚,此理果何谓”,揭示了作者对于食物的要求更高,认为只有食用河豚才能真正体味到鱼的美味。接下来的几句“非鳞亦非介,芒否则皮如蝟”,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于食物品质的挑剔。他认为鱼必须具备鳞片,而且不能有骨刺,否则就像刺猬一样令人讨厌。最后一句“见形固可憎,况复论肠胃”,表达了作者对于食物的外观和口感的重视,认为食物的形态和口感不佳会令人反感。

整首诗词通过对食物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于美食的追求和对于品味的挑剔。他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于食物的独到见解,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饮食文化的关注。这首诗词既是对于美食的赞美,也是对于人们对食物品质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文化内涵。

诗一首拼音读音参考

shī yī shǒu
诗一首

shí ròu yí mǎ gān, wèi wèi bù zhī wèi.
食肉遗马肝,未为不知味。
shí yú bì hé tún, cǐ lǐ guǒ hé wèi.
食鱼必河豚,此理果何谓。
fēi lín yì fēi jiè, máng fǒu zé pí rú wèi.
非鳞亦非介,芒否则皮如蝟。
jiàn xíng gù kě zēng, kuàng fù lùn cháng wèi.
见形固可憎,况复论肠胃。


相关内容11:

洞仙歌

赠远二首

咏怀

鸳鸯湖棹歌 之九

四时田园杂兴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齐雩祭歌 迎神 四
    张盛乐。奏云儛。集五精。延帝祖。...
  • 近代西曲歌 襄阳乐
    朝发襄阳城。暮至大堤宿。大堤诸女儿。花艳惊郎目。...
  • 梁三朝雅乐歌 介雅 一
    百福四象初。万寿三元始。拜献惟衮职。同心协卿士。北极永无穷。南山何足拟。...
  • 读张秀先传偶题
    香烬花嫣月欲秋,卷中留得镜中愁。翻怜短命郎边死,不伴残霜燕子楼。...
  • 四块玉
    绿鬓衰,红颜改,羞把尘容画麟台。故园风景依然在;三顷田,五亩宅,归去来。...
  • 次韵 其二
    野人住处无车马,门外蓬蒿抵树高。石脚云生三伏雨,屋头松撼五更涛。田园入画真堪笑,薪水供厨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