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成语 >茅塞顿开意思及出处_茅塞顿开成语解释
2025-07-22

茅塞顿开

拼音:máo sè dùn kāi

成语解释: 茅:茅草;塞:堵塞。茅草塞路;突然开通了。形容原来心里好像被茅草堵塞着;现在一下开窍了。比喻立刻理解明白。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塞,不能读作“sài”。
成语辨形: 茅,不能写作“矛”。
成语辨析: ~与“恍然大悟”有别;~一般用于经别人点拨而猛然理解;“恍然大悟”则可用于经过自己学习思索而突然明白。
近义词: 恍然大悟 »
反义词: 冥顽不灵 »
成语例子: 听君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
成语谜语: 恍然大悟

茅塞顿开是什么意思

茅塞顿开

比喻人心有所蔽塞,经人指引而豁然醒悟

国语辞典

比喻马上开悟,忽然明白。《西游记.第六四回》:「我身无力,我腹无才,得三公之教,茅塞顿开。」《金瓶梅.第六二回》:「当时被伯爵一席话,说的西门庆心地透澈,茅塞顿开。」

茅塞顿开的网络解释

茅塞顿开是一个汉语成语,原意为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现在形容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了某种事物的启发,忽然想通了。

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茅塞顿开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11:

凑组词,开头、中间、结尾的词语

打击报复

披沥肝膈

翻山越岭

称奇道绝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无稽之言
    此成语的意思及出处 没有根据、无从查证的话。 成语出处: 《尚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弗询......
  • 炯炯有神
    此成语的意思及出处 炯炯:明亮的样子。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成语出处: 晋 潘岳《秋兴赋》:“登......
  • 纳履决踵
    此成语的意思及出处 纳:穿;履:鞋;决:破裂;踵:脚后跟。穿鞋而后跟即破。比喻穷困、窘迫。 成......
  • 互组词,开头、中间、结尾的词语
    相互互相互联网相互作用互动互助互不交互互补互为互通互利互联相互之间互换互访互联网络互惠平等......
  • 面命耳提
    此成语的意思及出处 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成语......
  • 心惊胆落
    此成语的意思及出处 同“心惊胆战”。 成语出处: 宋欧阳修《祭苏子美文》:“人有遭之,心惊胆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