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出辽后(三首)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周祚
2025-07-24

出辽后(三首)

唐代  周祚  

辽河亘千古,西从桑乾来。
巫闾复中断,碛戍乃南回。
胡人下饮马,箭血流高台。
寒云昼不张,白沙积崔嵬。
弯弓行伍儿,饥寒手不开。
愿言东至海,相越隔龙堆。

出辽后(三首)作者简介

唐末进士。诗一首。

出辽后(三首)翻译及注释

《出辽后(三首)》是唐代诗人周祚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辽河亘千古,
西从桑乾来。
巫闾复中断,
碛戍乃南回。
胡人下饮马,
箭血流高台。
寒云昼不张,
白沙积崔嵬。
弯弓行伍儿,
饥寒手不开。
愿言东至海,
相越隔龙堆。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时期出征辽东的场景。诗人以辽河为背景,表达了对长久以来辽东地区的统治和辽河作为边塞的重要性的认识。诗中提到,辽河源自桑乾(今河南省),西南流经诸多地方,象征着辽河的源远流长。

然而,由于战乱和边境防御的需要,巫闾(巫山、巫峡)一带的交通线路被中断,边塞碛戍(沙漠边塞)被迫南撤。这揭示了边境防御的艰辛和边疆地区的动荡不安。

诗中描述了胡人(指边疆的少数民族)饮马和箭血流淌的景象,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血腥。寒云不散,白沙堆积高耸,暗示了战事频繁,边境地区的寒冷和贫瘠。

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中描述了一批弯弓携带者伍儿,他们面对饥寒,但依然坚持前行,不放弃抵抗。这体现了边塞守军的忠诚和勇敢精神。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东渡到大海,与辽东相隔的龙堆(山岭)相会。这种愿望是对统一国家疆域的向往和对战乱边境地区和平的期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战事的残酷与边疆地区的贫瘠,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与边疆地区和平的渴望,同时赞颂了边塞守军的忠诚和勇敢。

出辽后(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chū liáo hòu sān shǒu
出辽后(三首)

liáo hé gèn qiān gǔ, xī cóng sāng gān lái.
辽河亘千古,西从桑乾来。
wū lǘ fù zhōng duàn, qì shù nǎi nán huí.
巫闾复中断,碛戍乃南回。
hú rén xià yìn mǎ, jiàn xuè liú gāo tái.
胡人下饮马,箭血流高台。
hán yún zhòu bù zhāng, bái shā jī cuī wéi.
寒云昼不张,白沙积崔嵬。
wān gōng háng wǔ ér, jī hán shǒu bù kāi.
弯弓行伍儿,饥寒手不开。
yuàn yán dōng zhì hǎi, xiāng yuè gé lóng duī.
愿言东至海,相越隔龙堆。


相关内容11:

公子行

梅仙山丹井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即事
    故里只十舍,滞留犹未归。湖山无此好,父子且相依。白璧难磨玷,黄间暗发机。平生丘壑在,一笑释......
  • 寄陈秋塘
    五湖风雪分头去,千里淮山信脚行。涉世真成妄男子,谈诗长忆老先生。塘边瓜茹须频灌,郭外田畴粗......
  • 题家园
    池莲憔翠无颜色,园竹低垂减翠阴。园竹池莲莫惆怅,相看恰似主人心。...
  • 水龙吟 翟端甫寿日十月一日 为孙歌男在
    胜游漫说山阴,算来不及山阳好。七贤林下,一时人物,何如安道。况有奇才,纵横笔阵,千军独扫。......
  • 句
    百骸同草木,万象入心灵。...
  • 句
    童初宫里雨斑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