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失调名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诜
2025-07-24

失调名

宋代  王诜  

偷闲结个艾虎儿,要插在、秋蝉鬓畔。

失调名作者简介

王诜(1048-1104后),北宋画家。字晋卿,太原(今属山西)人,后徙开封(今属河南)。熙宁二年(1069年)娶英宗女蜀国大长公主,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元丰二年,因受苏轼牵连贬官。元祐元年(1086)复登州刺史、驸马都尉。擅画山水,学王维、李成,喜作烟江云山、寒林幽谷,水墨清润明洁,青绿设色高古绝俗。亦能书,善属文。其词语言清丽,情致缠绵,音调谐美。存世作品有《渔村小雪图》《烟江叠嶂图》《溪山秋霁图》等。

失调名翻译及注释

《失调名》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偷闲结个艾虎儿,
要插在、秋蝉鬓畔。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人王诜以艾草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对于逃避琐事、追求宁静的愿望。他希望将艾草插在自己秋蝉一样的鬓发旁边,以此来表达对于自由、宁静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于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中的“艾虎儿”是对艾草的称呼,艾草有驱邪、祛病的意义,同时也象征着宁静、安宁。作者选择将艾草结成一束,准备插在自己的鬓发旁边。这种姿态展现了作者对于追求闲适自在生活的态度,他希望能够逃离琐事纷扰,享受宁静的时光。

诗中的“秋蝉”一词,可以理解为作者自己。秋天是蝉虫鸣叫的季节,蝉鸣声给人一种宁静、悠闲的感觉。通过将自己比作秋蝉,作者渴望在喧嚣纷杂的世界中保持自己内心的宁静和独立。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艾草和秋蝉的意象,诗人描绘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逃避喧嚣的情感。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的闲适生活态度和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感,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自我追求、内心平静的思考。

失调名拼音读音参考

shī tiáo míng
失调名

tōu xián jié gè ài hǔ ér, yào chā zài qiū chán bìn pàn.
偷闲结个艾虎儿,要插在、秋蝉鬓畔。


相关内容11:

八月六日寄邻几诸君

和汪正夫梅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遥题钱公辅众乐亭
    四明旧说南湖好,岁久濒崖变涂潦。建旟一日得贤侯,千里山川真再造。偃月堤成车马道,湖光如截天......
  • 句
    青灯影冷棋三战,红火炉温酒一杯。...
  • 侍郎李公挽词二首
    吏绩今无匹,邦人合去思。筑堤防水患,振廪粒民饥。历历新安戒,洋洋近古诗。经纶曾未究,空有典......
  • 西江月
    婥婥妆楼红袖,亭亭将阃青油。东皇天巧世无俦。定有司花妙手。十里香风晓霁,千家绮陌春游。竹西......
  • 句
    充城繁盛冠东川。...
  •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和风羽羽禽声乐,晴日迟迟花花气深。妙理冲融无间断,湖边伫立此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