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谒姜相坟次邓经略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知柔
2025-09-08

谒姜相坟次邓经略韵

宋代  陈知柔  

欲将兴废问洪钧,来谒孤坟独怆神。
千载高风余凛凛,一池秋水自粼粼。
门前帆影来天际,林杪钟声落海滨。
此道寥寥今复振,不应渔水是东邻。

谒姜相坟次邓经略韵翻译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宋代陈知柔所作,名为《谒姜相坟次邓经略韵》。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我想探询洪钧(指天命)兴衰之事,
前来拜谒孤坟,心中充满悲伤。
千年来高尚的风风骨骨,
一池秋水自然而宁静。
门前帆影航向天际,
林间钟声落在海滨。
这条道路虽然寥寥无几,但如今又振兴起来,
不应该把渔人的水域看成是东邻。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陈知柔拜谒姜相坟的情景,并表达了对历史兴衰和时代变迁的思考。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物,如高风、秋水、帆影和钟声,与历史背景相映衬,抒发了自己对时代的理解和对国家兴衰的关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通过拜谒姜相坟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国家兴衰的关切之情。同时,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将人类的命运与自然景观相对应,显示了历史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诗中的“洪钧”是指天命,代表了历史的规律和命运的安排。诗人希望从洪钧处得到关于兴衰的答案,表现了对历史进程的思考和对国家前途的关切。

在描写自然景物时,诗人运用了“高风余凛凛”和“一池秋水自粼粼”的形象描写,通过对风和水的描绘,凸显了历史的庄严和自然的宁静。

最后两句“此道寥寥今复振,不应渔水是东邻”表达了对时代变迁和国家前景的观察。诗人认为历史的道路虽然寥寥无几,但如今又再度振兴起来,而不应该将渔人的水域看成是国家的邻居,暗含着对国家独立自主的期望和对国家发展的祝愿。

总之,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表达力的语言,通过对历史、自然和时代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和国家前途的思考和关切,展示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洞察力和对国家命运的期许。

谒姜相坟次邓经略韵拼音读音参考

yè jiāng xiāng fén cì dèng jīng lüè yùn
谒姜相坟次邓经略韵

yù jiāng xīng fèi wèn hóng jūn, lái yè gū fén dú chuàng shén.
欲将兴废问洪钧,来谒孤坟独怆神。
qiān zǎi gāo fēng yú lǐn lǐn, yī chí qiū shuǐ zì lín lín.
千载高风余凛凛,一池秋水自粼粼。
mén qián fān yǐng lái tiān jì, lín miǎo zhōng shēng luò hǎi bīn.
门前帆影来天际,林杪钟声落海滨。
cǐ dào liáo liáo jīn fù zhèn, bù yīng yú shuǐ shì dōng lín.
此道寥寥今复振,不应渔水是东邻。


相关内容11:

浣溪沙

夏日四绝

九绝为亚卿作

渔父词/渔父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临江仙
    夜饮不知更漏永,馀酣困染朝阳。庭前莺燕乱丝簧。醉眠犹未起,花影满晴窗。帘外报言天色好,水沈......
  • 题雎阳双庙二首
    张许昭鸿烈,南雷贾共灵。无瑕双白璧,有曜五华星。怀哲音容在,伤时涕泪零。向来丹凤阙,犹带犬......
  • 秋声
    梦破松声枕上闻,睡魔夜半战吟魂。初疑秋雨连江岸,乍觉寒潮上海门。招引好风来古寺,追随月色下......
  • 减字木兰花
    超然远览。是我辈人方俱眼。默想江湖。何处山川略得如。凉秋最胜。万顷芙蕖盖明镜。更乞清诗。要......
  • 扇子诗
    节节荷风驿置,疏疏竹雨龙悭。欹枕几声鼓吹,卷帘数笔湖山。...
  • 书事十绝
    村村准拟十分禾,老稚扶携笑且歌。租税况今黄纸放,阳城元自拙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