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ǐn jiù zé gōng
成语解释: | 同“引咎自责”。 |
---|---|
成语出处: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后壹奸罪发露伏诛,权引咎责躬。” |
常用程度: | 一般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 |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成语结构: | 联合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成语例子: | 《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虽古人有引咎责躬,因灾致惧,亦无以过此也。” |
词语分开解释
引咎 : 归过失于自己:引咎辞职|引咎自责|引咎责躬。
责躬 : 1.反躬自责。
责躬 : 1.反躬自责。
引咎责躬是什么意思
同“引咎自责”。
国语辞典承认过失并自我责备。《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后壹奸罪发露伏诛,权引咎责躬,乃使中书郎袁礼告谢诸大将,因问时事所当损益。」《旧五代史.卷一一八.周书.世宗本纪五》:「虽古人有引咎责躬,因灾致惧,亦无以过此也。」也作「引咎自责」。
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引咎责躬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11:
言行不一
雨泽下注
雪窖冰天
差以毫厘,失之千里
胧组词,开头、中间、结尾的词语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