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ài píng wú xiàng
成语解释: | 谓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六年》:“会上御延英,谓宰相曰:‘天下何时当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对曰:‘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后以“太平无象”讽刺反动统治者粉饰 |
---|---|
成语出处: | 《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六年》:“会上御延英,谓宰相曰:‘天下何时当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对曰:‘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 |
常用程度: | 一般成语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成语用法: | 作宾语、定语;多用于讽刺 |
成语结构: | 主谓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词语分开解释
太平 : 1.谓时世安宁和平。 2.泛指平静无事。 3.谓高低﹑胜负。
无象 : 1.失去常态﹑常道。 2.没有形迹;没有具体形象。 3.原为道家形容道玄虚无形之语,后亦泛指诸种义理的玄微难测,或玄微难测的义理。语出《老子》:"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忽恍。"
无象 : 1.失去常态﹑常道。 2.没有形迹;没有具体形象。 3.原为道家形容道玄虚无形之语,后亦泛指诸种义理的玄微难测,或玄微难测的义理。语出《老子》:"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忽恍。"
太平无象是什么意思
谓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六年》:"会上御延英﹐谓宰相曰:'天下何时当太平﹐卿等亦有意于此乎?'僧孺对曰:'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后以"太平无象"讽刺反动统治者粉饰升平。
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太平无象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11:
悬石程书
殊方绝域
马耳东风
凶神恶煞
朝露溘至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