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ú shí dà tǐ
成语解释: | 识:懂得;大体:重要的道理;关系全局的道理。指不能认清大局;不懂得做事、处理问题从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 |
---|---|
成语出处: | 《宋书 南郡王义宣传》:“尝献世祖酒,先自酌饮,封送所馀,其不识大体如此。”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语 |
感情色彩: | 贬义成语 |
成语用法: |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明白关系到大局的道理 |
成语结构: | 动宾式成语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成语正音: | 识,不能读作“shī”。 |
成语辨形: | 识,不能写作“拾”。 |
近义词: | 目光如豆 »、鼠目寸光 » |
反义词: | 目光如炬 »、高瞻远瞩 »、卓有远见 |
成语例子: | 上斥为不识大体,仍谕内监在外生事者听人责惩。(《清史稿 高宗本纪》) |
成语谜语: | 瞎子摸象 |
歇后语: | 耗子啃菩萨 |
不识大体是什么意思

不懂大道理。
引申为没有全局观念。
国语辞典大体,指重要的道理。不识大体指缺少远见,只计较细节,而无法掌握最重要的道理。《宋书.卷六八.武二王传.南郡王义宣传》:「尝献世祖酒,先自酌饮,封送所余,其不识大体如此。」《旧唐书.卷五○.刑法志》:「臣以至愚,不识大体。」也作「不知大体」。反顾全大局
不识大体的网络解释
不识大体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考虑问题过于片面,不懂得从大局渗入。出自 《史记·平原虞卿列传》。
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不识大体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11:
返本还原
俞组词,开头、中间、结尾的词语
痛湔宿垢
延组词,开头、中间、结尾的词语
乳臭未干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