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ào xué xiāng zhǎng
| 成语解释: | 教学:教和学;长:促进;增加。教和学互相促进。 |
|---|---|
| 成语出处: | 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
| 常用程度: | 常用成语 |
| 感情色彩: | 中性成语 |
| 成语用法: |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表示教与学相互促进 |
| 成语结构: | 主谓式成语 |
| 产生年代: | 古代成语 |
| 成语正音: | 相,不能读作“xiànɡ’;长,不能读作“chánɡ”。 |
| 成语辨形: | 教,不能写作“叫”;相,不能写作“向”。 |
| 近义词: | 互教互学 |
| 反义词: | 兼容并包 » |
| 成语例子: | 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懂得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
教学相长是什么意思
指教和学的相互促进。
国语辞典教与学互相增长,指通过教授、学习,不但能使学生得到进步,而且教师本身的水准也可借此提高。语出《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教学相长的网络解释
教学相长是教与学相辅相成。《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郑玄注:“学则睹己行之所短,教则见己道之所未达。”“自反,求诸己也;自强,修业不敢倦。”孔颖达疏:“教学相长也者,谓教能长益于善。教学之时然后知己困而乃强之,是教能长学善也。学则道业成就,于教益善:是学能相长也。但此礼本明教之长学。《兑命》曰‘学,学半’者,上学为教,音效;下学者谓习也,谓学习也。言教人乃是益己学之半也。”原意是就教师自身的教与学而言。后引申为师生之间相互促进:一方面教师的教导使学生得到发展;另方面学生提出问题和要求,又促使教师继续学习,不断进步。
汉语词典详细汇总的成语教学相长的解释含义,如有错漏请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相关内容11:
孤行己见
瓶坠簪折
鹰睃狼顾
冤有头,债有主
木已成舟
相关热词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