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桑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解缙
2025-09-08

明代  解缙  

一年两度伐枝柯,万木丛中苦最多。
为国为民皆丝汝,却教桃李听笙歌。

桑作者简介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桑翻译及注释

《桑》是明代诗人解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年两度伐枝柯,
万木丛中苦最多。
为国为民皆丝汝,
却教桃李听笙歌。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桑树的生长特点,抒发了解缙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桑树象征着勤劳和奉献,寓意着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诗人以桑树为比喻,表达了自己为国家和人民默默奉献的心声,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首句“一年两度伐枝柯”揭示了桑树的生长特点,桑树每年需要修剪两次才能更好地生长,这也暗喻了为国家和人民不断奉献的精神。第二句“万木丛中苦最多”表达了桑树作为众多树木中最辛苦的一种,寓意了为国家和人民付出的艰辛和辛劳。第三句“为国为民皆丝汝”表达了诗人无私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的心志,将自己与桑树的形象相连,强调了诗人的奉献精神。最后一句“却教桃李听笙歌”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希望桃李(指后代子孙)能够享受和平繁荣的生活,不再有战乱和苦难。

整首诗词通过对桑树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人以桑树为象征,表达了自己为国家和人民默默奉献的心声,同时也寄托了对社会和人类美好未来的希望。这首诗词简洁明了,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界的描写,折射出了人们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追求,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桑拼音读音参考

sāng

yī nián liǎng dù fá zhī kē, wàn mù cóng zhōng kǔ zuì duō.
一年两度伐枝柯,万木丛中苦最多。
wéi guó wéi mín jiē sī rǔ, què jiào táo lǐ tīng shēng gē.
为国为民皆丝汝,却教桃李听笙歌。


相关内容11:

西江月

西江月

和翁灵舒冬日书事三首

题吴山伍子胥庙

绝句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酹江月 游句曲茅山
    一壶幽绿,爱松阴满地,蕊珠宫府。老鹤一声霜衬履,隔断人间尘土。月户云窗,石田瑶草,丹井飞龙......
  • 金陵杂兴二百首
    去年夜半草军书,今岁平安一事无。且愿吾皇千万寿,早教车马会东都。...
  • 木兰花慢 中秋 吴礼部诗话
    敞千门万户,瞰沧海、烂银盘。对沆瀣楼高,储胥雁过,坠露生寒。阑干。眺河汉外,送浮云、尽出众......
  • 金陵杂兴二百首
    小小规模似禁中,分明夏禹欲卑宫。白头官吏知年几,犹指屏风说孝宗。...
  • 浣溪沙
    一夜凉颸动碧厨。晓庭飞雨溅真珠。玉人睡起倚金铺。云髻作堆初未整,柳腰如醉不胜扶。天仙风调世......
  • 折桂令
    想人生七十犹稀,百岁光阴,先过了三十。七十年间,十岁顽童,十载狂嬴。五十年除兮昼黑,刚兮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