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子观因缘,寸晷无复余。
讲人治经论,艾夜犹未除。
冷风奏哀松,寒月挂碧虚。
此意了不谕,悲哉同翳如。
悲哉同翳如翻译及注释
诗词:《和显之长老》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观
禅子观因缘,寸晷无复余。
讲人治经论,艾夜犹未除。
冷风奏哀松,寒月挂碧虚。
此意了不谕,悲哉同翳如。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秦观创作的《和显之长老》。诗中表达了禅者观察世间因果的境界和对人世间的悲凉感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禅子观察因缘为主题,表达了禅者对世间万物的深刻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两句“禅子观因缘,寸晷无复余。”意味着禅者通过观察世间的因缘关系,认识到一寸光阴的宝贵,没有多余的时光可浪费。接下来的两句“讲人治经论,艾夜犹未除。”描绘了禅者不辞辛苦地教导人们掌握经典和治理自己的人生,即使艾草的香味依然未散。
接着的两句“冷风奏哀松,寒月挂碧虚。”通过描写冷风吹拂下的松树和挂在碧空中的寒冷月亮,传达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松树是坚持不屈的象征,而寒冷的月亮则暗示着人世间的冷漠和无常。
最后两句“此意了不谕,悲哉同翳如。”表达了禅者的思考和感受。诗人认为禅者的领悟和体悟是无法用言语来传达的,禅理的境界超越了普通人的理解,因此感到悲伤,觉得自己和禅者一样面对着难以消解的困惑。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禅者对因缘和人生的观察,以及对世间冷漠和无常的感受,表达了对人世间的悲凉和困惑。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和隐喻手法,使诗情更加深沉和富有哲理。
悲哉同翳如拼音读音参考
相关内容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