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名句 >及其未花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7-19

及其未花实

宋代  苏轼  

芎穷生蜀道,白芷来江南。
漂流到关辅,犹不失芳甘。
濯濯翠茎满,愔愔清露涵。
及其未花实,可以资筐蓝。
秋节忽已老,苦寒非所堪。
斸根取其实,对此微物惭。

及其未花实翻译及注释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是苏轼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游览园中,触景生情,对草木的生长和凋零之感的抒发。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芎穷生蜀道,白芷来江南。
漂流到关辅,犹不失芳甘。
濯濯翠茎满,愔愔清露涵。
及其未花实,可以资筐蓝。
秋节忽已老,苦寒非所堪。
斸根取其实,对此微物惭。

诗词的意境是通过描绘园中的草木来表达人生的无常和凋零的主题。下面是对诗词意义和赏析的分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芎穷和白芷这两种植物的生长和迁徙,表达了人生的变迁和无常。芎穷原本生长在蜀地的山间,但它漂流到了江南地区;而白芷原本生长在江南,但它却来到了关辅地区。作者通过这种对比,暗示了人生中的迁徙和变化。

诗中描绘了茂盛的芎穷和白芷,它们的茎叶翠绿欲滴,清晨的露水滋润着它们,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然而,这些植物尚未开花结果,它们的潜力和美丽被大自然所承载。诗人将它们比作可以装满筐蓝的实物,显示了它们的价值和潜能。

然而,秋节已经过去,这些草木逐渐老去,受到了寒冷的折磨,不再像春天那样欣欣向荣。诗人感叹自己无力改变大自然的规律,对于这些微小的生命感到惭愧。斸根取其实的意象暗示了作者对生命的无奈和无力。

整首诗词运用了描写自然景物的手法,通过对草木生长和凋零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生命短暂的思考。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意义的深思。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轼独特的思想和情感表达能力,是他作品中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及其未花实拼音读音参考

hé zi yóu jì yuán zhōng cǎo mù shí yī shǒu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qiōng qióng shēng shǔ dào, bái zhǐ lái jiāng nán.
芎穷生蜀道,白芷来江南。
piāo liú dào guān fǔ, yóu bù shī fāng gān.
漂流到关辅,犹不失芳甘。
zhuó zhuó cuì jīng mǎn, yīn yīn qīng lù hán.
濯濯翠茎满,愔愔清露涵。
jí qí wèi huā shí, kě yǐ zī kuāng lán.
及其未花实,可以资筐蓝。
qiū jié hū yǐ lǎo, kǔ hán fēi suǒ kān.
秋节忽已老,苦寒非所堪。
zhǔ gēn qǔ qí shí, duì cǐ wēi wù cán.
斸根取其实,对此微物惭。


相关内容11:

结根问囚厅

使汝玄发缟

官舍有丛竹

多忧竟何为

耿耿志空抱


相关热词搜索:及其未花实
热文观察...
  • 可以资筐蓝
    芎穷生蜀道,白芷来江南。漂流到关辅,犹不失芳甘。濯濯翠茎满,愔愔清露涵。及其未花实,可以资......
  • 汝从何方来
    我归自南山,山翠犹在目。心随白云去,梦绕山之麓。汝从何方来,笑齿粲如玉。探怀出新诗,秀语夺......
  • 笑齿粲如玉
    我归自南山,山翠犹在目。心随白云去,梦绕山之麓。汝从何方来,笑齿粲如玉。探怀出新诗,秀语夺......
  • 愔愔清露涵
    芎穷生蜀道,白芷来江南。漂流到关辅,犹不失芳甘。濯濯翠茎满,愔愔清露涵。及其未花实,可以资......
  • 濯濯翠茎满
    芎穷生蜀道,白芷来江南。漂流到关辅,犹不失芳甘。濯濯翠茎满,愔愔清露涵。及其未花实,可以资......
  • 犹不失芳甘
    芎穷生蜀道,白芷来江南。漂流到关辅,犹不失芳甘。濯濯翠茎满,愔愔清露涵。及其未花实,可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