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汪莘
2025-07-19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

宋代  汪莘  

横石滩头古钓矶,绿波击破雪花飞。
老翁识得鱼争处,手把纷竿满意归。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作者简介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翻译及注释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是宋代汪莘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九月十六日,我离开乡郡登上舟只,向着像钱塘江一样的水路前进。十七日,我在舟中写下了一些杂乱的诗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九月十六日离开乡郡,登上船只,沿着类似钱塘江的水路航行的情景。诗人在船中写下一些杂兴,表达了他在旅途中的感受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观和旅行经历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首句“横石滩头古钓矶,绿波击破雪花飞”描绘了一个古老的钓矶,绿色的波浪拍打在石滩上,溅起的水花如同飞舞的雪花。这一景象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力量,又流露出诗人对钓鱼的熟悉和热爱。

接下来的两句“老翁识得鱼争处,手把纷竿满意归”表达了一个老渔翁的智慧和满足感。老翁对鱼儿的争食行为非常了解,他熟练地掌握着竿杆,满怀满意地返回家园。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渔翁的技巧和经验,也蕴含了对生活智慧和满足感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感悟。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渔翁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智慧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唤起读者对宁静与满足的思考。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拼音读音参考

jiǔ yuè shí liù rì chū jùn dēng zhōu rú qián táng shí qī rì zhōu zhōng zá xìng
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钱塘十七日舟中杂兴

héng shí tān tóu gǔ diào jī, lǜ bō jī pò xuě huā fēi.
横石滩头古钓矶,绿波击破雪花飞。
lǎo wēng shí de yú zhēng chù, shǒu bà fēn gān mǎn yì guī.
老翁识得鱼争处,手把纷竿满意归。


相关内容11:

赠徐灵渊

上滩

王秘监令人挽诗

甲寅西归江行春怀十首

腊日晚过杨村写望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翁常之挽词
    晋画唐吟老愈奇,堪嗟动转是风机。幸能栩栩形中去,何不蘧蘧梦里归。...
  • 寄题运使方公祠堂
    投村宿店破鞍鞯,乞盐放酒心拳拳。南荒走遍得痟渴,玉井无藕何由痊。令子名高压苏武,暂来重靓经......
  • 送白酆还蜀
    翻翻文若秋江生,幽幽诗如寒涧鸣。前岁淹徊下巴峡,今年憔悴出京城。凭问天边五色羽,何事飞来复......
  • 题彭泽县尉厅林壑之胜
    彭泽西山天秘惜,渊明未敢发幽缄。始从石尉兼王尉,洗出前岩到后岩。也只暂时供步履,可能终老卸......
  • 甲寅西归江行春怀十首
    闲来此意本翛然,一点清愁出意边。亦似东君无定准,乍晴乍雨恼花天。...
  • 庆元五年休宁权县郑丞吴山寺劝农次韵
    骏马轻衫拂晓行,野塘春水縠纹生。心知沮溺无寻处,犹把津头问耦耕。凤凰城裹旧徘徊,村裹吴山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