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中秋对月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频
2025-09-07

中秋对月

唐代  李频  

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
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
层空疑洗色,万怪想潜形。
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

中秋对月作者简介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中秋对月翻译及注释

《中秋对月》是唐代诗人李频所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中秋之夜对月为题材,表达了对秋夜的美丽景色的赞叹和想象。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层空疑洗色,万怪想潜形。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

诗意是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景色和氛围。诗人认为在秋分之夜,月亮照耀之下,阴影的反光效果特别明亮。他将月亮的光辉比喻为生生不息之海,使人对这美景愈加欣喜。同时,他又徐徐观看,感慨于这光景的深邃和虚无。在这样的夜晚,似乎每一层空间都在洗涤着颜色,引发了人们种种奇怪的想象,却又像是潜藏在月亮背后。他感觉到这里的夜晚与其他时刻不同,其他时候的夜晚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即使是早晨的公鸡的叫声也没有那么清晰。

整首诗词通过写景来表达诗人对中秋之夜的景色和氛围的赞叹,并通过夜晚的特殊感觉来突显中秋之夜的独特性。同时,诗人通过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词更具意境和哲理。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神秘、美丽和与众不同的特点,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这个节日的独特情感。

中秋对月拼音读音参考

zhōng qiū duì yuè
中秋对月

qiū fēn yī yè tíng, yīn pò zuì jīng yíng.
秋分一夜停,阴魄最晶荧。
hǎo shì shēng cāng hǎi, xú kàn lì yǎo míng.
好是生沧海,徐看历杳冥。
céng kōng yí xǐ sè, wàn guài xiǎng qián xíng.
层空疑洗色,万怪想潜形。
tā xī wú xiāng lèi, chén jī bù kě tīng.
他夕无相类,晨鸡不可听。


相关内容11: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

石榴歌

秋日富春江行

鸡冠花

黄河晓渡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江亭夕望
    凭高望远思悠哉,晚上江亭夜未回。日欲没时红浪沸,月初生处白烟开。辞枝雪蕊将春去,满镊霜毛送......
  • 秋日偶题
    荷花兼柳叶,彼此不胜秋。玉露滴初泣,金风吹更愁。绿眉甘弃坠,红脸恨飘流。叹息是游子,少年还......
  • 方镜
    背如刀截机头锦,面似升量涧底泉。铜雀台南秋日后,照来照去已三年。...
  • 山中寄友人
    乱云堆里结茅庐,已共红尘迹渐疏。莫问野人生计事,窗前流水枕前书。...
  • 对酒赋友人
    多病仍多感,君心自我心。浮生都是梦,浩叹不如吟。白雪篇篇丽,清酤盏盏深。乱离俱老大,强醉莫......
  • 惜花
    皱白离情高处切,腻香愁态静中深。眼随片片沿流去,恨满枝枝被雨淋。总得苔遮犹慰意,若教泥污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