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谒金门(和廊之五月雪楼小集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辛弃疾
2025-09-07

谒金门(和廊之五月雪楼小集韵)

宋代  辛弃疾  

谒金门  

遮素月,云外金蛇明灭。
翻树啼鸦声未彻。
雨声惊落叶。
宝蜡成行嫌热。
玉腕藕花谁雪。
流水高山弦断绝。
怒蛙声自咽。

谒金门(和廊之五月雪楼小集韵)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谒金门(和廊之五月雪楼小集韵)翻译及注释

《谒金门(和廊之五月雪楼小集韵)》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遮素月,云外金蛇明灭。
遮挡着洁白的月光,云彩中闪烁着金色的蛇形光芒。

翻树啼鸦声未彻。
翻飞的树叶和啼叫的乌鸦声音还没有传遍。

雨声惊落叶。
雨声惊扰着飘落的叶子。

宝蜡成行嫌热。
宝蜡成行,嫌热而融化。

玉腕藕花谁雪。
玉腕上的藕花,是谁将其染成雪白色?

流水高山弦断绝。
流水和高山之间的琴弦已经断裂。

怒蛙声自咽。
愤怒的蛙声自行嘶哑。

这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一些细节,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的意境给人一种幽静而寂寥的感觉。月光被云彩遮挡,金蛇的光芒穿过云缝闪烁。翻飞的树叶和啼叫的乌鸦声音未能完全传遍,给人一种未尽事宜的感觉。雨声惊扰着飘落的叶子,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丝凄凉的气息。宝蜡被炎热融化,玉腕上的藕花染成了雪白色,显示出燥热的气候。流水和高山之间的琴弦已经断裂,象征着某种关系的破裂。愤怒的蛙声自行嘶哑,似乎是在暗示一种无助和不满的情绪。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现实的思考。它给人一种凄凉、寂寥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人世间变幻无常的感叹和对现实困境的不满。同时,诗中的一些细节描写也使整首诗词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这首诗词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是他众多优秀作品中的一首。

谒金门(和廊之五月雪楼小集韵)拼音读音参考

yè jīn mén hé láng zhī wǔ yuè xuě lóu xiǎo jí yùn
谒金门(和廊之五月雪楼小集韵)

zhē sù yuè, yún wài jīn shé míng miè.
遮素月,云外金蛇明灭。
fān shù tí yā shēng wèi chè.
翻树啼鸦声未彻。
yǔ shēng jīng luò yè.
雨声惊落叶。
bǎo là chéng háng xián rè.
宝蜡成行嫌热。
yù wàn ǒu huā shuí xuě.
玉腕藕花谁雪。
liú shuǐ gāo shān xián duàn jué.
流水高山弦断绝。
nù wā shēng zì yàn.
怒蛙声自咽。


相关内容11:

前调

法曲献仙音

贺新郎(寄辛潭州)

长相思

钓船笛(寓好事近)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青玉案
    平生似欠西湖债。每拼了、金貂解。妩媚烟云多变态。雕鞍来处,画船归去,花柳春风隘。玉京相接蓬......
  • 贺新郎(用前韵赋黄荼_)
    想赴瑶池约。向东风、名姬骏马,翠鞯金络。太液池边鹄群下,又似南楼呼鹤。画不就、秾纤娇弱。罗......
  • 水调歌头
    美人在何许,相望正悠悠。云我雾窗,遥想宛在海中洲。空对残云冷雨,何限重山叠水,一梦到无由。......
  • 贺新郎(已未九日同季弟子侄饮仓部弟免庵,艮翁、宫教来会·)
    忆昔俱年少。向斯晨、登高怀古,赋诗舒啸。追数樽前插花客,人物并皆佳妙。禁几度、西风残照。元......
  • 瑞鹤仙
    杏烟娇湿鬓。过杜若汀洲,楚衣香润。回头翠楼近。指鸳鸯沙上,暗藏春恨。归鞭隐隐。便不念、芳盟......
  • 六州歌头(送王玉良)
    万里湖南,江山历历,皆吾旧游。看飞凫仙子,张帆直上,周郎赤壁,鹦鹉汀洲。吸尽西江,醉中横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