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杨颖士西亭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10-05

题杨颖士西亭

唐代  白居易  

静得亭上境,远谐尘外踪。
凭轩东南望,鸟灭山重重。
竹露冷烦襟,杉风清病容。
旷然宜真趣,道与心相逢。
即此可遗世,何必蓬壶峰。

题杨颖士西亭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题杨颖士西亭翻译及注释

《题杨颖士西亭》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静静地坐在亭上,境界宁静,远离尘世的痕迹。
凭栏杆向东南望去,鸟儿在重重山峦中消失。
竹子上露水冷冷地湿透了我的衣襟,杉树的风清凉如洗,减轻了我的病容。
在这宽广的空间里,适合追求真实的心境,我的思路和内心相遇。
就在这里,我可以超越尘世,何必去追求蓬蒿山上的高处。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一座西亭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白居易的追求清静、摆脱尘世纷扰的心境和心愿。他通过对亭子景致的描绘和与自然元素的对比,表达了对宁静和真实的向往。诗人感叹人与自然的和谐,借亭子之静和景色之美,表达了他对真实、自然、宁静的向往,以及追求内心平和和超越尘世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静宁和的画面。诗人通过写亭子、山水和自然元素,展示了自然景色与人心境的和谐。诗中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亭子的宁静和远离尘世的意境,展示了诗人内心对清静和真实的追求。诗中使用了生动的自然描写,如鸟儿消失在山峦中、竹子上的露水、杉树的凉风等,使诗意更加丰富。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致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真实和宁静的向往,以及超越尘世的心境。整首诗以平和、恬静的语调,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情怀。

题杨颖士西亭拼音读音参考

tí yáng yǐng shì xī tíng
题杨颖士西亭

jìng dé tíng shàng jìng, yuǎn xié chén wài zōng.
静得亭上境,远谐尘外踪。
píng xuān dōng nán wàng, niǎo miè shān chóng chóng.
凭轩东南望,鸟灭山重重。
zhú lù lěng fán jīn, shān fēng qīng bìng róng.
竹露冷烦襟,杉风清病容。
kuàng rán yí zhēn qù, dào yǔ xīn xiāng féng.
旷然宜真趣,道与心相逢。
jí cǐ kě yí shì, hé bì péng hú fēng.
即此可遗世,何必蓬壶峰。


相关内容11:

酬乐天春寄微之

捉捕歌

紫毫笔-讥失职也

看花

琵琶歌(寄管儿,兼诲铁山·此后并新题乐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遣行十首
    惨切风雨夕,沉吟离别情。燕辞前日社,蝉是每年声。暗泪深相感,危心亦自惊。不如元不识,俱作路......
  • 和乐天重题别东楼
    山容水态使君知,楼上从容万状移。日映文章霞细丽,风驱鳞甲浪参差。鼓催潮户凌晨击,笛赛婆官彻......
  • 代郡斋神答乐天
    虚白堂神传好语,二年长伴独吟时。夜怜星月多离烛,日滉波涛一下帷。为报何人偿酒债,引看墙上使......
  •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缚戎人
    边头大将差健卒,入抄禽生快于鹘。但逢赪面即捉来,半是边人半戎羯。大将论功重多级,捷书飞奏何......
  • 郡务稍简因得整比旧诗并连缀焚削封章繁委箧笥…乐天
    近来章奏小年诗,一种成空尽可悲。书得眼昏朱似碧,用来心破发如丝。催身易老缘多事,报主深恩在......
  • 任醉
    本怕酒醒浑不饮,因君相劝觉情来。殷勤满酌从听醉,乍可欲醒还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