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礼湘山佛和别驾叔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曾伯
2025-09-09

礼湘山佛和别驾叔韵

宋代  李曾伯  

自得湘南一派奇,禅舂元熟不须师。
几千亿化如来相,五百年将再出时。
翠壁云连秋树老,宝坊香静午斋迟。
我来欲和因缘事,众衲丛中有解知。

礼湘山佛和别驾叔韵作者简介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礼湘山佛和别驾叔韵翻译及注释

《礼湘山佛和别驾叔韵》是李曾伯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自得湘南一派奇,
禅舂元熟不须师。
几千亿化如来相,
五百年将再出时。
翠壁云连秋树老,
宝坊香静午斋迟。
我来欲和因缘事,
众衲丛中有解知。

中文译文:
在湘南的一片奇景中自得其乐,
禅舂修行已达到熟练的程度,不需要师傅。
佛菩萨数以千亿化身,
将在五百年后再次显灵。
翠绿的山壁与云相连,秋树已老,
香火旺盛的宝坊午斋稍晚。
我前来欲与缘分有关的事情,
在众多僧侣中能得到解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湘南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心得体会以及对佛教信仰的敬重和向往。诗人自称能够自得其乐,意味着他在湘南的奇景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他表示自己已经达到了禅修的高境界,不再需要师傅的指导,暗示着他对修行的深刻理解和独立领悟。

诗中提到的几千亿化身如来相,表达了佛菩萨无边无际的智慧和慈悲,以及佛法的广大和深远。五百年再出时的描述,可能指的是佛教信仰在未来会继续发扬光大,或者指的是诗人对未来佛教繁荣的期盼。

接下来的描写展示了山壁的翠绿和云雾的交织,秋树的衰老,以及宝坊午斋的香火静谧。这些景物的描绘给人一种宁静、幽雅的感受,与禅修的境界相呼应。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前来寺庙的目的,他希望能够寻求与因缘相关的事情的答案,希望在众多僧侣中得到解答。这表明诗人对佛法的探索和对生活中重要问题的思考。

整首诗以湘南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禅修和佛教信仰的元素,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对佛法智慧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意义和哲学问题的思考。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描写手法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修养。

礼湘山佛和别驾叔韵拼音读音参考

lǐ xiāng shān fú hé bié jià shū yùn
礼湘山佛和别驾叔韵

zì dé xiāng nán yī pài qí, chán chōng yuán shú bù xū shī.
自得湘南一派奇,禅舂元熟不须师。
jǐ qiān yì huà rú lái xiāng, wǔ bǎi nián jiāng zài chū shí.
几千亿化如来相,五百年将再出时。
cuì bì yún lián qiū shù lǎo, bǎo fāng xiāng jìng wǔ zhāi chí.
翠壁云连秋树老,宝坊香静午斋迟。
wǒ lái yù hé yīn yuán shì, zhòng nà cóng zhōng yǒu jiě zhī.
我来欲和因缘事,众衲丛中有解知。


相关内容11:

山中

山中

跋曾玉堂训子十诗

山中

挽吴鹤林尚书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书院诸客登仲宣楼以诗寄之
    指点层云气阿干,官身浩叹不如闲。几回落日诗怀古,一半春风酒破悭。许我婆娑从白发,於人妩媚有......
  • 登江陵沙市楚楼
    徙倚阑干日未斜,四围不著一山遮。浪花滚滚翻春雪,烟树霏霏夹暮霞。壮丽中居荆楚会,风流元向蜀......
  • 山中
    人间久矣倦迎逢,归路牛羊带夕春。千点梅沈山店月,一溪烟咽寺楼钟。穷犹羞涩巉岩面,老自平夷磊......
  • 春日杂兴
    绿阴芳树鸟啼春,与客相携发兴新。半落杏花初过雨,微酸梅子已生仁。每寻诗去必迁坐,稳跨牛归不......
  • 道间见梅
    虚檐索笑几逡巡,不得春风不肯春。忽睹冰肌傍官道,相逢霜鬓在征尘。怜渠孤迥犹寒畯,慰我漂摇类......
  • 术士余云谷求诗和永国韵
    心悟玄机妙不传,家虽谷口近平泉。且谈方外山林乐,休诧人间将相权。世事何如难逆睹,吾生已矣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