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端午席上咏美人彩索钗符(二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高启
2025-09-08

端午席上咏美人彩索钗符(二首)

明代  高启  

臂头长命缕,百结更双蟠。
怕有痕生肉,教依玉钏宽。

端午席上咏美人彩索钗符(二首)作者简介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端午席上咏美人彩索钗符(二首)翻译及注释

《端午席上咏美人彩索钗符(二首)》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人佩戴彩索钗符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美人的婀娜多姿和华丽的装饰。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臂头长命缕,百结更双蟠。
怕有痕生肉,教依玉钏宽。

诗意表达了美人佩戴彩索钗符的细节和美感。首先,诗中提到“臂头长命缕”,形容美人手臂上佩戴的彩索如同长命缕一般,细长而有韵味。接着,“百结更双蟠”描绘了彩索上的结饰,形状如双蟠盘旋,增添了装饰的华丽感。

接下来的两句“怕有痕生肉,教依玉钏宽”则表达了美人的聪明和巧妙。美人担心佩戴彩索会在手臂上留下痕迹,因此她巧妙地将彩索与玉钏相结合,使得佩戴更加舒适宽松。

整首诗通过对美人佩戴彩索钗符的描写,展现了明代时期女性的装饰品和审美追求。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将美人的婀娜多姿和华丽的装饰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想象空间。

端午席上咏美人彩索钗符(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duān wǔ xí shàng yǒng měi rén cǎi suǒ chāi fú èr shǒu
端午席上咏美人彩索钗符(二首)

bì tóu cháng mìng lǚ, bǎi jié gèng shuāng pán.
臂头长命缕,百结更双蟠。
pà yǒu hén shēng ròu, jiào yī yù chuàn kuān.
怕有痕生肉,教依玉钏宽。


相关内容11:

刘松年画

送越将罢镇

枫桥送丁凤

泛南溪(二首)

朝鲜儿歌(予饮周检校宅,有二高丽儿歌舞者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杨氏山庄
    斜阳流水几里,啼鸟空林一家。客去诗题柿叶,僧来供煮藤花。...
  • 题张静居画
    楚客写荆岑,秋云隔浦阴。人家连橘坞,水庙映枫林。乱后清游歇,愁边远色深。相看休向晚,怕有峡......
  • 中秋玩月张校理宅得南字
    八月望夜天如蓝,海色卷雾山收岚。玉盘元沉龙窟底,忽起万丈谁能探。初来空中光尚湿,霜娥寒鬓风......
  • 略上人房竹
    幽筿半梢横,山窗纮月明。上人禅定久,不怕有秋声。...
  • 兵后逢张孝廉醇
    前年远别君父子,遭乱相传皆已死。今朝南陌忽逢君,为识人中语音似。君言从亲渡海涛,欲避兵祸辞......
  • 赋永上人纸帐
    剡藤裁素帱,坐使诸尘隔。冬室自生温,寒窗屡更白。不随直省被,长覆栖禅箦。思曾雪夜时,宿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