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其七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姜夔
2025-07-19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其七

宋代  姜夔  

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
长桥寂寞春寒放,只有诗人一舸归。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其七作者简介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其七翻译及注释

诗词:《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其七》

译文:
笠泽茫茫雁影微,
玉峰重叠护云衣。
长桥寂寞春寒放,
只有诗人一舸归。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姜夔创作的作品,描绘了作者除夜从石湖归苕溪的情景。诗中通过描述自然景物和诗人的归程,表达了寂静而寒冷的春夜,以及诗人孤独而执着的心境。

赏析:
首句“笠泽茫茫雁影微”,展现了笠泽辽阔的湖泊景象,微弱的雁影在广袤的湖泊上若隐若现,给人以一种寂静而悠远的感觉。接着,“玉峰重叠护云衣”,描绘了峰峦重叠的山脉,仿佛是守护着飘云的美丽衣裳,给整幅画面增添了一丝神秘和庄严。

第三句“长桥寂寞春寒放”,以长桥为背景,表现了春天的寂寥和寒冷。长桥空旷无人,寥寥几片春花在风中摇曳,映衬出冷清的氛围。最后一句“只有诗人一舸归”,强调了诗人孤独归家的情景,与前文的寂寞春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独自一人乘船归来,仿佛是整个世界中唯一的存在,凸显了他的孤高和超脱。

整首诗通过独特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持。这种表达方式在宋代诗词中较为常见,充满了禅意和寓意,带给读者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思考。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其七拼音读音参考

chú yè zì shí hú guī tiáo xī qí qī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其七

lì zé máng máng yàn yǐng wēi, yù fēng chóng dié hù yún yī.
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
cháng qiáo jì mò chūn hán fàng, zhǐ yǒu shī rén yī gě guī.
长桥寂寞春寒放,只有诗人一舸归。


相关内容11:

次韵诚斋送仆往见石湖长句

镊白

除放自石湖归苕溪

昔游诗 其三

上陆盐生辰五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方次云至日作
    至日空相忆,何时复此来。素书烦蜡炬,往事付寒杯。梦破风惊竹,诗成雨绽梅。江城低婺女,回首亦......
  • 箜篌引
    箜篌且勿弹,老夫不要听。河边风浪起,亦作箜篌声。古人抱恨死,今人抱恨生。南邻卖妻者,秋夜难......
  • 惜红衣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馀无力。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岑寂。高柳......
  • 雪中六解
    塞草汀云护玉鞍,连天花落路漫漫。如今却忆当时健,下马题诗不道寒。...
  • 和苏伯承题恂恂轩
    可但温恭九族敦,平生乡党更恂恂。山林得趣身长健,门馆无私物自春。一室琴尊对咸籍,百年胶漆付......
  • 以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为韵奉别沔鄂亲友
    中郎逝千霜,曲高复谁为。庞翁趣无弦,郑伯功斩鼻。春风桃花溪,寒渌绕苍翠。何当从两君,放浪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