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除夜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18

除夜二首

宋代  苏辙  

年年赋除夜,一赋一衰残。
家有三斗酿,春余半月寒。
鸡豚不改旧,邻里自相欢。
元日应无客,萧然不著冠。

除夜二首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除夜二首翻译及注释

《除夜二首》是苏辙所写的两首诗词,描述了过除夜的景象和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每年都写除夜诗,
一年一岁又凋零。
家中有三斗酿酒,
春天还有半月的寒冷。
家禽家畜未曾改变,
邻里间相互欢聚。
元旦应该没有客人,
寂寥无人戴冠冕。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苏辙在除夜这一特殊时刻的心情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他每年都写除夜诗,象征着岁月的循环和人生的变迁。他触景生情地观察家中的酿酒过程,感叹时间如同春天的半个月,带来寒冷和凋零。尽管岁月更替,家中的禽畜却没有改变,邻里间依然欢聚。然而,元旦这一特殊的日子却没有客人到来,使得寂寥和孤独感更加显著。

赏析:
这首诗以除夜为背景,通过对家庭、邻里和时间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感慨。苏辙以简练的文字,传达了岁月易逝、时光荏苒的主题。他通过对酿酒、季节和家庭的描写,表达了对时间流转的思考和对生命瞬息即逝的感叹。诗中的寂寥和孤独感,与除夜时的喧闹和欢聚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这首诗揭示了人类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和对岁月易逝的担忧,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家庭和邻里关系的珍视。通过寥寥数语,苏辙成功地以除夜为背景,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使读者在感叹时光流转的同时也对生活中的珍贵之处有所体悟。

除夜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chú yè èr shǒu
除夜二首

nián nián fù chú yè, yī fù yī shuāi cán.
年年赋除夜,一赋一衰残。
jiā yǒu sān dòu niàng, chūn yú bàn yuè hán.
家有三斗酿,春余半月寒。
jī tún bù gǎi jiù, lín lǐ zì xiāng huān.
鸡豚不改旧,邻里自相欢。
yuán rì yīng wú kè, xiāo rán bù zhe guān.
元日应无客,萧然不著冠。


相关内容11: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一李公麟阳关图二绝

堂成

上巳

将至南京雨中寄王巩

宛丘二咏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喜雪呈李公择
    秋来旱已久,雪至亦不薄。沉沉夜未眠,蔌蔌声初落。霏微入疏户,眩晃先朱阁。披衣视群动,照屋始......
  • 次韵子瞻减降诸县囚徒事毕登览
    山川足清旷,阛阓巧拘囚。安得纤阿御,同为穆满游。遥知因涣汗,远出散幽忧。原隰繁分绣,村墟尽......
  • 过九华山
    南迁私自喜,看尽江南山。孤舟少僮仆,此志还复难。局促守破窗,联翩过重峦。忽惊九华峰,高拱立......
  • 题徐正权秀才城西溪亭
    竹林分径水通渠,真与幽人作隐居。溪上路穷惟画舫,城中客至有罾鱼。东来只为林泉好,野外従教簿......
  • 次韵王巩元日
    庭鹊营巢初一枝,余寒未便夹罗衣。春风娜娜还吹霰,岁事骎骎已发机。上国遨游谁信老,中年情味只......
  • 子瞻见许骊山澄泥砚
    长安新砚石同坚,不待书求遂许颁。岂必魏人胜近世,强推铜雀没骊山。寒煤舒卷开云叶,清露沾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