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移陈州牡丹偶得千叶二本喜作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7-22

移陈州牡丹偶得千叶二本喜作

宋代  苏辙  

小圃初开清潩岸,名花近取宛丘城。
争言千叶根难认,忽发双葩眼自明。
谪堕神仙终不俗,飞来鸾凤有余清。
细锄瓦砾除荆棘,未可令齐众草生。

移陈州牡丹偶得千叶二本喜作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移陈州牡丹偶得千叶二本喜作翻译及注释

《移陈州牡丹偶得千叶二本喜作》是宋代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小花圃初开在清潩的岸边,
名贵的花朵近在宛丘城取得。
争论不休,千叶的根难以辨认,
忽然绽放出双葩,自然清晰明了。
被贬谪的仙人最终不会平庸,
飞来的凤凰鸾鸟足够清纯。
细心耕耘除去碎石和荆棘,
尚不能使杂草齐刷刷地生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辙在陈州移居时在花圃中偶然发现了两本千叶牡丹。首先,诗人将小花圃的初开描绘为清新的景象,岸边的潩水清澈明亮。接着,他表达了对稀有花朵的渴望,将它们近在宛丘城取得,显示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名贵事物的珍视。

然后,诗人描述了人们对千叶牡丹身世的争议和争论,他们难以辨认这些牡丹的根源。然而,千叶牡丹意外地开出双葩,自行揭示了真相。这里,千叶牡丹被赋予象征意义,表示真相自有明晰的方式显露,无需争论。

接下来,诗人以谪仙和飞来的凤凰鸾鸟来比喻自己的境况。尽管被贬谪,但他坚信自己不会庸俗平凡,而是能够超越尘世的凡俗。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和精神追求的自信和坚定。

最后,诗人用细心耕耘花圃的形象来比喻自己的修身养性之道。他用锄头清除碎石和荆棘,使土地得以净化和整理。然而,他意识到仅仅这样还不足以使杂草齐生,需要更多的努力和耐心。

整首诗以牡丹花为主题,通过描绘花朵的美丽和独特,以及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思考和寓意,展示了苏辙细腻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

移陈州牡丹偶得千叶二本喜作拼音读音参考

yí chén zhōu mǔ dān ǒu dé qiān yè èr běn xǐ zuò
移陈州牡丹偶得千叶二本喜作

xiǎo pǔ chū kāi qīng yì àn, míng huā jìn qǔ wǎn qiū chéng.
小圃初开清潩岸,名花近取宛丘城。
zhēng yán qiān yè gēn nán rèn, hū fā shuāng pā yǎn zì míng.
争言千叶根难认,忽发双葩眼自明。
zhé duò shén xiān zhōng bù sú, fēi lái luán fèng yǒu yú qīng.
谪堕神仙终不俗,飞来鸾凤有余清。
xì chú wǎ lì chú jīng jí, wèi kě lìng qí zhòng cǎo shēng.
细锄瓦砾除荆棘,未可令齐众草生。


相关内容11:

索居三首

次韵子瞻颍州留别二首

联句嘲僧

扬州五吟其一九曲池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四次韵张耒学士病中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姜司马
    七岁立谈明主前,江湖晚节弄渔船。斗鸡谁识城东老,丧马方知塞上贤。生计未成归去咏,草书时发醉......
  • 游金山寄扬州鲜于子骏从事邵光
    扬州望金山,隐隐大如幞。朅来长江上,孤高二千尺。僧居厌山小,面面贴苍石。虚楼三百间,正压江......
  • 咏霜二首
    清霜欺客病,乖夜逼窗扉。坐睡依炉暖,细声闻叶飞。蕉絺空满箧,砧杵旋催衣。起看庭前草,松筠未......
  • 因旧
    君不见林上鹊,冬深始营巢,及春巢已成。又不见梁上燕,春深作窠,及夏雏已生。我为一区屋,三年......
  • 早睡
    老人如婴儿,起晏睡常早。粗毡薄絮被,孤枕自媚好。倒床作龟息,逡巡辄复觉。隔门灯火明,仿佛闻......
  •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其一泛清河
    南北无多水,崎岖未舍船。何时好霖雨,是处有通川。坟垅看书卷,兴亡指道边。苍茫半秋草,犹复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