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叠石溪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司马光
2025-07-24

叠石溪二首

宋代  司马光  

道傍行采药,石底卧题名。
野老相迎拜,溪童乍见惊。

叠石溪二首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叠石溪二首翻译及注释

《叠石溪二首》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行走在道旁采药的场景,其中有一位老人和一位溪童相遇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道傍行采药,石底卧题名。
野老相迎拜,溪童乍见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自然景观和人物互动的场景。诗人在道旁采药时,发现了一块刻有题名的石头。当他躺在石头旁边时,一位野老走过来向他鞠躬致意,而一位溪童则因为突然看到了诗人而感到惊讶。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互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与自然相遇的喜悦之情。诗中的道旁采药、石底卧题名等细节,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对自然美的感受。而野老和溪童的出现,则增添了人与自然互动的情感色彩。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故的细腻观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这个自然场景中,让人们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和人与自然相遇的喜悦之情。

叠石溪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dié shí xī èr shǒu
叠石溪二首

dào bàng xíng cǎi yào, shí dǐ wò tí míng.
道傍行采药,石底卧题名。
yě lǎo xiāng yíng bài, xī tóng zhà jiàn jīng.
野老相迎拜,溪童乍见惊。


相关内容11:

送惠思归钱塘

和孙器这清风楼

和景仁又石溪

悼静照堂僧

太皇太后挽歌词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又代孙检讨作二首
    人为天地客,处世若浮休。岂有生长在,祗知名可留。露沾寒草晚,风啸白杨秋。地下求文友,应从顾......
  • 赠楚法曹叔度
    夫君能直节,不耻扬曹轻。道果因时屈,官无当已荣。松杉虽偃蹇,霜霰苦峥嵘。会有良工识,终观大......
  • 和聂之美重游东郡二首
    跃马津亭未几何,宦游容易十年过。飘摇空似随流梗,寂寞犹为挂壁梭。西岭应余当日翠,南湖真减几......
  • 和王安之题独乐园
    草浓初过雨,林静远含烟。燕引新飞鷇,荷承半坠莲。朋来惟有月,山见不须钱。谁与同其乐,壶中浊......
  • 和昌言官舍十题·石兰
    楚人歌紫兰,华禁无传久。循名意兹是,谁得明真否。天怜菊性孤,秀发秋风后。固令芳物生,聊作黄......
  •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
    柳似妖饶舞,花如烂漫妆。那堪陇头水,鸣咽断人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