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东林一枝庵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邓肃
2025-09-11

东林一枝庵

宋代  邓肃  

世间杰栋俯飞翰,帘旌不动天风寒。
但得一身自安逸,谁思寒士三万间。
东林天下推第一,净几明窗万禅客。
主人幽栖仅一枝,便觉宽容无迫窄。
一身六尺何足患,蠢动当知俱欲安。
谁识曹溪一滴许,能令法雨遍尘寰。

东林一枝庵翻译及注释

《东林一枝庵》是宋代邓肃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东林一枝庵为题材,表达了自安逸与宽容无迫窄的境界以及对曹溪法雨的赞叹。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世间杰栋俯飞翰,
帘旌不动天风寒。
但得一身自安逸,
谁思寒士三万间。
东林天下推第一,
净几明窗万禅客。
主人幽栖仅一枝,
便觉宽容无迫窄。
一身六尺何足患,
蠢动当知俱欲安。
谁识曹溪一滴许,
能令法雨遍尘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东林一枝庵为背景,通过描绘庵内的景象和主人的境遇,表达了一种自得其乐的心态和对宁静、宽容的追求。

诗的开篇以杰栋俯飞翰的形象,描绘了世间才俊的辈出和风华绝代的景象。帘旌不动天风寒,描述了庵内的幽静和宁谧。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心境,他认为只要能拥有一身自在安逸的心境,谁会思念那寒士的生活。这里寒士指的是过着清贫、清苦生活的士人。

接下来,诗人称赞东林一枝庵是天下推崇的第一庵,庵内明窗净几,万禅客都是虔诚修行的人。主人幽栖仅一枝,表示主人只居于庵内的一枝茶室,却感到宽容无迫窄。这里的宽容无迫窄表达了主人待人接物的胸怀和心胸。

诗的后半部分着重强调个人的心境与安逸。一身六尺何足患,指的是人只有六尺的身躯,何必过于计较物质的得失。蠢动当知俱欲安,表示只有心境安定宁静,才能摆脱浮躁的纷扰。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曹溪法雨的称赞,认为曹溪禅宗的法雨可以普照世间,洒遍尘寰,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东林一枝庵的环境和主人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对自在安逸、宽容无迫窄的追求,以及对曹溪法雨的赞叹。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一种宁静、淡泊的境界,寄托了作者对心灵自由和修行境界的向往。

东林一枝庵拼音读音参考

dōng lín yī zhī ān
东林一枝庵

shì jiān jié dòng fǔ fēi hàn, lián jīng bù dòng tiān fēng hán.
世间杰栋俯飞翰,帘旌不动天风寒。
dàn dé yī shēn zì ān yì, shuí sī hán shì sān wàn jiān.
但得一身自安逸,谁思寒士三万间。
dōng lín tiān xià tuī dì yī, jìng jǐ míng chuāng wàn chán kè.
东林天下推第一,净几明窗万禅客。
zhǔ rén yōu qī jǐn yī zhī, biàn jué kuān róng wú pò zhǎi.
主人幽栖仅一枝,便觉宽容无迫窄。
yī shēn liù chǐ hé zú huàn, chǔn dòng dāng zhī jù yù ān.
一身六尺何足患,蠢动当知俱欲安。
shuí shí cáo xī yī dī xǔ, néng lìng fǎ yǔ biàn chén huán.
谁识曹溪一滴许,能令法雨遍尘寰。


相关内容11:

舟中对月

子安提举二首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

和明远喜雨作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黎道人自长沙入闽解后见这论蝗颇有所得自言
    两脚不踏咸阳尘,两眼不逐潇湘春。胸中乾坤照万古,奇偶纵横保足数。闭门有竹食有鱼,遗子有田家......
  • 送春
    宿雨初开万翠屏,相携云水自由身。寸心未逐莺花老,一笑能留天地春。傥得新诗同刻烛,不妨濁酒共......
  • 偶成二首
    数椽茅屋傍山隈,野草如云径不开。小院纵横行蚁阵,孤灯明灭纵蚊雷。并包益见乾坤大,扫灭何时风......
  • 花石诗十一章
    恭惟圣德高舜禹,一圃岂尝分彼此。世人用管妄窥天,水陆驱驰烦赤子。...
  • 陪馆中同舍游方池分韵得香字
    红蕖碧水如曲江,醉恼诸人欲断肠。波光花气来无旁,人面生春酒面凉,男儿莫遣两须霜,何妨骑马似......
  •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自叙三首
    恶声不入伯夷耳,严陵拂袖钓寒水。古来豪杰例幽居,佩{革遂}肯随舟人子。造化炉中忽为人,笑笑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