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 | 南奔书怀(唐·李白) |
释义 | 南奔书怀(唐·李白) 题注:一作自丹阳南奔道中作,此诗萧士赟云是伪作 引用典故:吐长虹 陈平 黄金台 南山戚 割鸿种 过江誓水 太白食昴 遥夜何漫漫(一作何时旦),空歌白石烂。 宁戚未匡齐,陈平终佐汉。 搀抢扫河洛,直割鸿沟半。 历数方未迁,云雷屡多难。 天人秉旄钺,虎竹光藩翰。 侍笔黄金台,传觞青玉案。 不因秋风起,自有思归叹。 主将动谗疑,王师忽离叛。 自来白沙上①,鼓噪丹阳岸。 宾御如浮云,从风各消散。 舟中指可掬,城上骸争爨。 草草出近关,行行昧前算。 南奔剧星火,北寇无涯畔。 顾乏七宝鞭,留连道傍玩。 太白夜食昴,长虹日中贯。 秦赵兴天兵,茫茫九州乱。 感遇明主恩,颇高祖逖言。 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 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 评注 《李太白全集》: 王琦注:此篇自引宁戚、陈平,盖以自况,思得见用于世之意。“欃枪扫河洛,直割鸿沟半”,谓禄山反叛,覆陷两京,河北河南半为割据。天人,谓永王璘。……“侍笔黄金台……,自有思归叹”、谓在永王军中虽蒙礼遇,而早动思归之志,当是察其已有逆谋,不可安处矣。太白之于永王璘,与张翰之于齐王囧,事略相类,故引以为喻。惜乎其不能如翰之勇决,洁身早去,致遭污累也。……“自来白沙上……从风各消散”、言军中扰乱,宾幕逃奔之状,……其曰“舟中指可掬,城上骸争爨”,甚言其挠败之形有若此耳。“草草出近关……留连道旁玩”,自言奔走匆遽之状。“太白夜食昴,长虹日中贯”,喻己为国之精诚可以上干天象。“秦赵兴天兵……志在清中原”,明己之所以从璘者,实因天下乱离,四方云扰,欲得一试其用,以扩清中原,如祖逖耳,非敢有逆志也。“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自伤其志之不能遂,而反有从王为乱之名,身败名裂,更向何人一为申论。拔剑击柱,慷慨悲歌,出处之难,太白盖自嗟其不幸矣。萧士赟曰:“此篇用事偏枯,句意倒杂,决非太白之作。”果真灼见其为非太白之作耶?抑为太白讳而故为此言耳。 |
相关内容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