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陪始平公燕柳溪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司马光
2025-07-19

陪始平公燕柳溪

宋代  司马光  

溪光不动柳风轻,玉帐森沈拥万兵。
鸥入烟中闲自舞,鱼翻波面喜相迎。
楼船下视晴天碧,鼓吹前驱远陌清。
桃李归时应盛发,薰然和气满春城。

陪始平公燕柳溪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陪始平公燕柳溪翻译及注释

《陪始平公燕柳溪》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溪水静静流淌,柳树轻轻摇曳。
玉帐中密密地围绕着万名士兵。
海鸥自由地在烟雾中翩翩起舞,
鱼儿翻滚在波面上欢快地相迎。
楼船从上方俯瞰,晴朗的天空湛蓝如玉,
鼓吹声在前方奏响,远处的道路清晰可见。
桃花和李花归来时必定盛开,
和煦的气息弥漫在春城中。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景象,以及对和平与繁荣的祝愿。诗人通过描绘溪水、柳树、鸥鸟和鱼儿的自由活动,表达了大自然的宁静和和谐。玉帐中的万名士兵象征着国家的安宁和繁荣,而楼船和鼓吹声则象征着国家的威严和力量。诗人希望桃花和李花的盛开代表着国家的繁荣和昌盛,而春城中弥漫的和煦气息则象征着人们的幸福和和谐。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和谐美好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和平与繁荣的向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宁静与和谐的追求,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溪水的静谧与柳树的轻盈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景色的美丽。同时,通过描绘鸥鸟自由翱翔和鱼儿欢快相迎,诗人表达了对自由和和谐的向往。最后,诗人以桃花和李花的盛开以及春城中的和煦气息作为结尾,寄托了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美好祝愿。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繁荣和和谐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祝愿。

陪始平公燕柳溪拼音读音参考

péi shǐ píng gōng yàn liǔ xī
陪始平公燕柳溪

xī guāng bù dòng liǔ fēng qīng, yù zhàng sēn shěn yōng wàn bīng.
溪光不动柳风轻,玉帐森沈拥万兵。
ōu rù yān zhōng xián zì wǔ, yú fān bō miàn xǐ xiāng yíng.
鸥入烟中闲自舞,鱼翻波面喜相迎。
lóu chuán xià shì qíng tiān bì, gǔ chuī qián qū yuǎn mò qīng.
楼船下视晴天碧,鼓吹前驱远陌清。
táo lǐ guī shí yīng shèng fā, xūn rán hé qì mǎn chūn chéng.
桃李归时应盛发,薰然和气满春城。


相关内容11:

奉和邻几六月七日文德殿观文武百官等上尊号

渔家傲

柳溪对雪

送王待制知陕府

黄甘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齐学士公知荆南
    汉家太守治才高,楚国山种气象豪。旗旆逶迤蟠梦泽,楼船贔屭压江涛。雄名谁复知宣武,遗爱犹应礼......
  • 送二同年使北·李公素
    云悉雪欲零,四牡出郊坰。古塞烟华紫,寒沙日气青。金门秘鸡树,朱节耀龙庭。几夜天街北,遥占汉......
  •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如何夜半客,束带谒......
  • 数日不至后圃今晚偶来芳物都尽率然成诗
    烂漫不解赏,飘零空惨棲。残红正满地,不忍踏芳蹊。...
  • 赠清衍
    我厌从缘苦,空为薄宦牵。如师真达者,於世必超然。敝笠冲尘陌,寒云拥雪天。崎岖远相顾,深愧此......
  • 题传灯录
    呷著声闻酒便狂,它州浪走不还乡。谁曾缚汝安用解,彼目无创勿误伤。探月拾针传妄语,安居暇食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