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汲江煎茶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9-06

汲江煎茶

宋代  苏轼  

活水还须活火烹,?唐人云:茶须缓火炙,活火煎。
?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数荒村长短更。

汲江煎茶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汲江煎茶翻译及注释

《汲江煎茶》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述煎茶的过程,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细微而美好的事物的赞美和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活水还须活火烹,
唐人云:茶须缓火炙,活火煎。
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
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处脚,
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
坐数荒村长短更。

这首诗词以煎茶为主题,通过描绘煎茶的过程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平凡事物的细致观察和赞美之情。诗词的诗意和赏析如下:

诗的开头写道“活水还须活火烹”,表达了制茶过程中需要用到活水和活火,突出了制茶的精细和独特之处。接着引用唐代诗人的话“茶须缓火炙,活火煎”,进一步强调了制茶的技艺和过程。

诗的下半部分描述了诗人亲自前往钓石取水来泡茶,用大瓢贮藏月光,回到家中将茶倒入春瓮,用小杓将泡好的茶倒入夜瓶,形象地展示了制茶的细致过程。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煎茶时的情景。茶雨已翻煎处脚,形容茶水沸腾激荡的景象;松风忽作泻时声,描绘出风吹过松树时沙沙作响的声音。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诗人展示了制茶过程中的生动场景和声音。

最后两句“枯肠未易禁三碗,坐数荒村长短更”,表达了诗人对品茗的热爱和沉迷。虽然茶的量逐渐增加,但诗人仍难以抵挡三碗茶的诱惑。他坐在荒村中,沉浸在茶的美味中,时间变得漫长或短暂,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茶文化的痴迷和享受。

总的来说,苏轼的《汲江煎茶》以煎茶为线索,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饱含情感的语言,赋予了平凡的事物以诗意和魅力,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细节的赞美和追求。

汲江煎茶拼音读音参考

jí jiāng jiān chá
汲江煎茶

huó shuǐ hái xū huó huǒ pēng,? táng rén yún: chá xū huǎn huǒ zhì, huó huǒ jiān.
活水还须活火烹,?唐人云:茶须缓火炙,活火煎。
? zì lín diào shí qǔ shēn qīng.
?自临钓石取深清。
dà piáo zhù yuè guī chūn wèng, xiǎo biāo fēn jiāng rù yè píng.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chá yǔ yǐ fān jiān chù jiǎo, sōng fēng hū zuò xiè shí shēng.
茶雨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kū cháng wèi yì jìn sān wǎn, zuò shù huāng cūn cháng duǎn gèng.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数荒村长短更。


相关内容11:

麴生访宿

和陶拟古九首

杨柳枝词

济上四贤咏(三首·济州官舍作)

早夏闲兴


相关热词搜索:
热文观察...
  • 送沈仓曹赴江西
    落日驱单骑,凉风换袷衣。远鱼传信至,秋雁趁行飞。洛下闲居住,城东醉伴稀。莫辞船舫重,多觅酒......
  • 菩萨蛮
    城隅静女谁人见。先生日夜歌彤管。谁识蔡姬贤。江南顾彦先。先生那久困。汤沐须名郡。惟有谢夫人......
  • 送陆员外
    郎署有伊人。居然故人风。天子顾河北。诏书除(一作隶)征东。拜手辞上官。缓步出南宫。九河平原......
  • 故人张諲工诗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隶顷以诗见赠
    不逐城东游侠儿。隐囊纱帽坐弹棋。蜀中夫子时开卦。洛下书(一作诸)生解咏诗。药阑花径衡门里。......
  • 古意
    儿童鞭笞学官府,翁怜儿痴旁笑侮。翁出坐曹鞭复呵,贤于群儿能几何。儿曹鞭人以为戏,公怒鞭人血......
  • 杨柳枝
    前有别杨柳枝,梦得继和有“春尽絮飞”之句。又复戏答。柳老春深日又斜,任他飞向别人家。谁能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