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太常引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辛弃疾
2025-07-19

太常引

宋代  辛弃疾  

太常引  

一轮秋影转金波。
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
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太常引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太常引翻译及注释

诗词:《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
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
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
人道是、清光更多。

中文译文:
秋天的月亮的倒影在湖面上转动,
明镜再次磨亮。
举杯问倚在月宫的仙女姮娥,
被白发的岁月欺负,又能如何。

乘着风好好地离去,飞翔在无垠的天空,
直接俯瞰山河。
砍去桂树下的婆娑舞影,
这世间的美好,清澈的光辉更加丰盈。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辛弃疾的作品,展现了秋天的美景,描绘了一轮秋月的倒影在湖面上闪烁的景象。诗人通过"秋影转金波"的描绘,将自然景色与人生的变幻相结合,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中的"飞镜又重磨"一句,表达了对岁月流转不息的感叹和对光阴易逝的思考。"把酒问姮娥"这一句,诗人以对月宫仙女的倾诉,寄托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他渴望乘着风飞翔,俯瞰山河,追求更广阔的世界。"斫去桂婆娑"则象征着诗人割舍尘世的纷扰和欲望,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纯净。

整首诗以秋月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追求理想、追求内心自由的向往。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传达出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情感体验。

太常引拼音读音参考

tài cháng yǐn
太常引

yī lún qiū yǐng zhuǎn jīn bō.
一轮秋影转金波。
fēi jìng yòu zhòng mó.
飞镜又重磨。
bǎ jiǔ wèn héng é.
把酒问姮娥。
bèi bái fà qī rén nài hé.
被白发、欺人奈何。
chéng fēng hǎo qù, cháng kōng wàn lǐ, zhí xià kàn shān hé.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zhuó qù guì pó suō.
斫去桂婆娑。
rén dào shì qīng guāng gèng duō.
人道是、清光更多。


相关内容11:

梅花

即事

书停云壁

书清凉境界壁

贺新郎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书渊明诗后
    渊明避俗未闻道,此是东坡居士云。身似枯株心似水,此非闻道更谁闻。...
  • 鹧鸪天 鹅湖归,病起作
    着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携竹杖,更芒鞋,朱朱粉粉野......
  • 秋思
    村南村北鹁鸪鸣,小雨霏霏又作晴。拂枕欹眠不成梦,却拖藤杖出门行。...
  • 秋思
    傍县人来涕泗翻,蝗灾暴虎不堪言。天心似为衰翁地,饱食安眠独北村。...
  • 杂兴
    泽居忧下湿,老病觉中乾。违俗恐不免,倚天聊自宽。受规如获药,喜退甚弹冠。不是憎勋业,心知骨......
  • 寿赵守
    天孙锦字织云烟,来向红尘了世缘。前去中秋犹十日,后来甲子更千年。墙南竹韵调琴谱,堂北萱香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