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食虀有作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曹勋
2025-07-23

食虀有作

宋代  曹勋  

点化八珍爽,须烦一品虀。
付寒求瓮下,面法记山西。
宫徵难忘味,膏梁勿遽迷。
终然调鼎手,深旨出扶犁。

食虀有作作者简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食虀有作翻译及注释

《食虀有作》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曹勋。这首诗词描绘了一道美味的食物,表达了作者对美食的赞美和对烹饪技艺的敬佩。

诗词的中文译文:
点化八珍爽,
须烦一品虀。
付寒求瓮下,
面法记山西。
宫徵难忘味,
膏梁勿遽迷。
终然调鼎手,
深旨出扶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道美味佳肴的烹饪过程和味觉体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自己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烹饪技艺的崇敬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点化八珍爽,须烦一品虀。”表达了作者对这道美味佳肴的称赞之情。诗中的“八珍”指的是多种珍贵的食材,而“一品虀”则是指烹饪这道菜肴所需的特殊器具。通过这两句,诗人展示了这道菜肴的高贵和独特之处。

接下来的两句“付寒求瓮下,面法记山西。”描述了制作这道菜肴的具体过程。其中,“付寒”指的是将菜肴放入冷水中,以提高其口感和质地。“瓮下”则是指将菜肴装入瓮中进行腌制。“面法记山西”则是指制作菜肴所使用的烹饪方法源自山西地区,表明了作者对这种烹饪技艺的推崇。

下面的两句“宫徵难忘味,膏梁勿遽迷。”强调了这道菜肴的味道独特而难忘。诗人使用了“宫徵”这两个音乐调式的名称,以形容这道菜肴的口感和味道如同美妙的音乐,令人难以忘怀。而“膏梁”则是指人们不应该轻易迷失在美食的享受中,而应该保持理智和节制。

最后两句“终然调鼎手,深旨出扶犁。”表达了作者对烹饪大师的敬佩和对烹饪技艺深邃内涵的赞美。诗中的“调鼎手”指的是精通烹饪技艺的大师,而“扶犁”则是指犁田之人,用以比喻烹饪者的智慧和技艺。通过这两句,诗人展示了烹饪技艺的卓越和深远的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美食的描绘和对烹饪技艺的称赞,表达了作者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烹饪大师的敬佩。诗中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示了宋代文人对美食和烹饪的追求和独特见解。

食虀有作拼音读音参考

shí jī yǒu zuò
食虀有作

diǎn huà bā zhēn shuǎng, xū fán yī pǐn jī.
点化八珍爽,须烦一品虀。
fù hán qiú wèng xià, miàn fǎ jì shān xī.
付寒求瓮下,面法记山西。
gōng zhēng nán wàng wèi, gāo liáng wù jù mí.
宫徵难忘味,膏梁勿遽迷。
zhōng rán diào dǐng shǒu, shēn zhǐ chū fú lí.
终然调鼎手,深旨出扶犁。


相关内容11:

夏日偶成六首

幽闺怨

将至严州丘平仲忽舟中见过

孙倅书尾附二诗

端午帖子九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登山曲
    礼崇丘,陟重巘。省风俗,绵宇县。集纷埃,郁葱倩。顾秦雍,审伊洛。惟前人,肇经度。保鸿名兮隆......
  • 送赵安定弭节三衢
    茅土真封辅帝畿,天潢近派冠彤墀。当机久契拈花笑,示病何劳阖国追。北阙暂违文石陛,西风正是菊......
  • 和双溪
    常忆双溪老,伽陀日益多。津梁今坐断,风月奈君何。清梵山藏路,南薰归满柯。何时话暌阔,芒屦入......
  • 厌厌
    厌厌夜饮忘更深,客不来辞主有情。僮仆触屏成蝶梦,姬姜擫笛作蝉声。月如有待行行慢,风不生嗔细......
  • 题王懋功秀才秀野堂
    卜筑清幽远市尘,一种窈窕静松筠。下临城郭千门晓,中有轩窗五亩春。游艺本图佳客语,好贤不觉主......
  • 春晴野步
    春风摇天宇,散策喜徐步。乐与二三子,绿草池塘路。鸠鸣桑枯春,川阔牛羊暮。眷言益妍暖,更约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