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过师子林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高启
2025-09-11

过师子林

明代  高启  

雨余鸟语凉,斜阳竹深见。
频来非看花,借读《高僧传》。

过师子林作者简介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过师子林翻译及注释

《过师子林》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后的景象,鸟儿在雨过后的清凉中鸣叫,斜阳照射下,竹林显得更加深邃。诗人频繁来到这里,并不是为了欣赏花朵的美丽,而是借读《高僧传》。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行为,表达了对清凉宜人的环境的喜爱和对知识的渴望。雨后的清凉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鸟语和竹林的景象增添了一种自然的美感。诗人频繁来到这里,不仅是为了享受这种美景,更是为了借读《高僧传》,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智慧的向往。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的融合。它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人类对知识的渴望。同时,诗人的行为也传递了一种向善向知的精神,鼓励人们在美景中追求智慧和修养。

中文译文:
雨过鸟声凉,斜阳照竹深。
频来非看花,借读《高僧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雨后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色和诗人的行为,表达了对清凉宜人的环境的喜爱和对知识的渴望。诗人频繁来到这里,不仅是为了享受美景,更是为了借读《高僧传》,这体现了对智慧和修养的追求。整首诗词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向善向知的精神。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的融合,诗人成功地将大自然的美丽与人类的追求相结合,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美感和思考的空间。

过师子林拼音读音参考

guò shī zi lín
过师子林

yǔ yú niǎo yǔ liáng, xié yáng zhú shēn jiàn.
雨余鸟语凉,斜阳竹深见。
pín lái fēi kàn huā, jiè dú gāo sēng chuán.
频来非看花,借读《高僧传》。


相关内容11:

感怀次蔡参军韵

疏堕

感事

峻极上院

枕上和圆机绝句梅花十有四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次韵邵子文书梦
    先生有道无守田,长歌击壤醉伊川。今式玄冢高嵩峦,嗣子诗礼老益端。少从父友学其难,一书百读口......
  • 元符二年十一月十六日赵德麟检校诸邑……寄
    不到清溪路,人间千过春。青溪人不老,应怜郭景纯。...
  • 闲居
    闲居岂无事,一动百艰难。水为斋僧惜,花因供佛残。喜闻多死士,厌话小长安。香火同缘客,饥肠先......
  • 愁
    云暗花寒春在否,烟波漠漠不禁愁。此愁肯逐杨花散,常与幽人种白头。...
  • 和胡少汲游山
    峭直汉大夫,伊余忝末胄。出不还良媒,生本值恶宿。高曾耀图牒,罪戾辱堂构。十饥付群儿,万恨阁......
  • 题六一东坡像
    座右铭何有,丹青得若人。东坡禅客衲,六一醉人巾。先後文章伯,安危社稷臣。庙堂思颍日,海峤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