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题甘露寺北轩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杜牧
2025-07-19

寄题甘露寺北轩

唐代  杜牧  

曾向蓬莱宫里行,北轩阑槛最留情。
孤高堪弄桓伊笛,缥缈宜闻子晋笙。
天接海门秋水色,烟笼隋苑暮钟声。
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说姓名。

寄题甘露寺北轩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寄题甘露寺北轩翻译及注释

寄题甘露寺北轩

曾向蓬莱宫里行,
北轩阑槛最留情。
孤高堪弄桓伊笛,
缥缈宜闻子晋笙。
天接海门秋水色,
烟笼隋苑暮钟声。
他年会著荷衣去,
不向山僧说姓名。

译文:
曾经来到蓬莱宫里游玩,
北轩的栏杆最令人留恋。
有孤高的人十分巧妙地演奏着桓伊的笛子,
缥缈的音乐如同子晋的笙箫一般动听。
天空与海门的秋水呈现出迷人的色彩,
烟雾弥漫在隋苑中,暮时钟声悠扬。
在将来的时光里,我将会身着荷花衣去此地,
但不向山僧们透露我的名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甘露寺北轩的景色和氛围,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并表达了对自由、清雅生活的渴望。

首句“曾向蓬莱宫里行”,描述了作者曾经亲身领略过蓬莱宫的神奇风景,给人以美好向往的感觉。接着的“北轩阑槛最留情”,以悠远的视角来表达寄托情感的心情,使人感受到作者对这个地方的特别情感。

下片的第二句“孤高堪弄桓伊笛”,描绘了一个孤高的人在北轩演奏桓伊的笛子,意味着艺术的展示和个人情感的表达。接下来的“缥缈宜闻子晋笙”,用缥缈这个词来形容音乐的婉转动听,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意境。

诗中的“天接海门秋水色”,以秋水的色彩来形容大自然的美好景色,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烟笼隋苑暮钟声”描绘了苑内烟雾缭绕,钟声悠扬的景象,进一步增强了诗中的宁静氛围。

最后两句“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说姓名”,表达了作者对将来安闲自在的生活的向往,不受世俗的束缚,可以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是一种引领和激励人们去追求自由、宁静生活的意境。

寄题甘露寺北轩拼音读音参考

jì tí gān lù sì běi xuān
寄题甘露寺北轩

céng xiàng péng lái gōng lǐ xíng, běi xuān lán kǎn zuì liú qíng.
曾向蓬莱宫里行,北轩阑槛最留情。
gū gāo kān nòng huán yī dí,
孤高堪弄桓伊笛,
piāo miǎo yí wén zi jìn shēng.
缥缈宜闻子晋笙。
tiān jiē hǎi mén qiū shuǐ sè, yān lóng suí yuàn mù zhōng shēng.
天接海门秋水色,烟笼隋苑暮钟声。
tā nián huì zhe hé yī qù, bù xiàng shān sēng shuō xìng míng.
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说姓名。


相关内容11:

李和鼎

忆归

夏日戏题郭别驾东堂

寄宣州郑谏议

雪晴访赵嘏街西所居三韵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代人作
    楼高春日早,屏束麝烟堆。盼眄凝魂别,依稀梦雨来。绿鬟羞妥麽,红颊思天偎。斗草怜香蕙,簪花间......
  • 喜远书
    端居换时节,离恨隔龙泷。苔色上春阁,柳阴移晚窗。寄怀因桂水,流泪极枫江。此日南来使,金盘鱼......
  • 送鱼思别处士归有怀(一作南亭送张祜)
    宴罢众宾散,长歌携一卮。溪亭相送远,山郭独归迟。风槛夕云散,月轩寒露滋。病来双鬓白,不是旧......
  • 雪中书怀
    腊雪一尺厚,云冻寒顽痴。孤城大泽畔,人疏烟火微。愤悱欲谁语,忧愠不能持。天子号仁圣,任贤如......
  • 秋岸
    河岸微退落,柳影微凋疏。船上听呼稚,堤南趁漉鱼。数帆旗去疾,一艇箭回初。曾入相思梦,因凭附......
  • 
    芝茎抽绀趾,清唳掷金梭。日翅闲张锦,风池去罥罗。静眠依翠荇,暖戏折高荷。山阴岂无尔,茧字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