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乂
2025-07-21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唐代  李乂  

昆明池  

玉辂寻春赏,金堤重晦游。
川通黑水浸,地派紫泉流。
晃朗扶桑出,绵联杞树周。
乌疑填海处,人似隔河秋。
劫尽灰犹识,年移石故留。
汀洲归棹晚,箫鼓杂汾讴。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翻译及注释

诗词《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是唐代李乂所写,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坐玉辇车寻找春天的美景,
步行金堤尽情享受夜晚的游览。
川水黑沉沉,浸湿了大地,
顺流而下的水泉呈现紫色。
太阳升起,光芒耀眼,
茂密的杞树环绕着水泉。
海市蜃楼似乎填满了大海,
隔着河流仿佛感受到秋天的凉意。
岁月已经使一切烟灰尽散,
但年轮仍然铭记着古老的足迹。
回到岸上时,夜幕已降临,
箫声和鼓声与汾水歌声交织在一起。

诗意:
这首诗以昆明池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春天和夜晚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描绘昆明池的美景,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静谧。诗中表达了岁月的流转,人事的更迭,但古迹依然存留,给人一种深沉的思考和感慨。同时,通过描写秋天的河流和夜晚的音乐声,诗人传达了一种安静、凉爽和宁静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灵活的语言,描绘了昆明池的美景和景色所带来的心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诗人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传递着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诗人以巧妙的形容词和插入意象的方式,使诗句表达出深刻的意境。整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蕴含着对岁月流转和人事更迭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和感慨。同时,通过描绘秋天的凉意和夜晚的乐曲声,诗人营造了一种宁静、凉爽和悠然自得的氛围,给人以舒适和愉悦的感受。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hé huì rì xìng kūn míng chí yìng zhì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yù lù xún chūn shǎng, jīn dī zhòng huì yóu.
玉辂寻春赏,金堤重晦游。
chuān tōng hēi shuǐ jìn, dì pài zǐ quán liú.
川通黑水浸,地派紫泉流。
huǎng lǎng fú sāng chū, mián lián qǐ shù zhōu.
晃朗扶桑出,绵联杞树周。
wū yí tián hǎi chù, rén shì gé hé qiū.
乌疑填海处,人似隔河秋。
jié jǐn huī yóu shí, nián yí shí gù liú.
劫尽灰犹识,年移石故留。
tīng zhōu guī zhào wǎn, xiāo gǔ zá fén ōu.
汀洲归棹晚,箫鼓杂汾讴。


相关内容11:

玄元观寻李先生不遇

元日恩赐柏叶应制(景龙四年)

三月闺怨

奉和圣制过晋阳宫应制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风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翻著葛巾呈赵尹
    昔日接z5倒,今我葛巾翻。宿酒何时醒,形骸不复存。忽闻有嘉客,躧步出闲门。桃花春径满,误识武......
  •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
    灉湖佳可游,既近复能幽。林里栖精舍,山间转去舟。雁飞江月冷,猿啸野风秋。不是迷乡客,寻奇处......
  • 奉和圣制春日出苑应制(一作瞩目应令,一作明皇诗)
    禁林艳裔发青阳,春望逍遥出画堂。雨洗亭皋千亩绿,风吹梅李一园香。鹤飞不去随青管,鱼跃翻来入......
  • 宴龙泓
    登临开胜托,眺瞩尽良游。岩崿萦纡上,澄潭屈曲流。泛兰清兴洽,折桂野文遒。别后相思处,崎岖碧......
  • 节义太子杨妃挽歌二首
    西华三公族,东闱五可才。玉环初受庆,金玦反逢灾。桂殿花空落,桐园月自开。朝云将暮雨,长绕望......
  • 和苏员外寓直
    自昔重为郎,伊人练国章。三旬登建礼,五夜直明光。墨草尚书奏,衣飘侍御香。开轩竹气静,拂簟蕙......